第299章 青海骢(1 / 3)
第299章青海骢
吐蕃使者的到来,最气愤的就是兵部的众僚。
与吐蕃这一战,在细节方面朝廷是没有对外公布的,毕竟这一战赢的确实不漂亮。在战损比上甚至还逊色于对方,全靠陈青兕的料敌于先,全靠苏定方的超神发挥,扭转了局面。
但作为兵部作为这个时代的军事参谋部,还得负责犒赏抚恤等善后工作,具体什么情况是瞒不过他们的。
怎么说呢!
兵部在救援吐谷浑这一战中,反应调度完全被吐蕃利用算计,最终还是依靠一个非兵部的人扭转了局面。
面对陈青兕,可不只是任雅相、姜恪尴尬,兵部上下都有一种给外行打脸的感觉。
随着陈青兕的空降,这种感觉倒是消散了不少,毕竟从外行变成了内行。
陈青兕正在处理兵部的事情。
相比他在国子监、太子府的清闲,兵部的工作可就繁杂的多。
每天都有各种琐事需要处理,几乎没有什么空闲的时候。
尤其是他接手职位的时候,正遇上大战过后的封赏抚恤,还有军户的田地问题,事情多如牛毛。
好在陈青兕在兵部接手的异常顺利。
现在的陈青兕已经不是庙堂小虾米了,不会出现当初空降吏部时,接管科举主考官时,受到老人的针对。
现在的他已经有文武功绩在身,深得皇帝李治的器重,还成了一党魁首。
便如一条过了江的强龙,没有人会因为他的空降觉得他威胁自己,就算有,也不会不敢表现出来。
无人使绊子,陈青兕又有过人的处事能力,对于兵部的工作上手的极快。
“陈侍郎!”
吐蕃使者入京的消息传到兵部,立刻有人涌向了陈青兕的办公署。
陈青兕看着面前这些人,为首的是兵部司主事叫张铭,在他左侧的是职方司主事郭瑞,右侧的是库部司主事吕梓,以这三人为首,跟着他们身后的还有各司的胥吏,分别是令史、书令史、制书令史、甲库令史、掌固等人,足足十数人。
张铭忿忿不平的说道:“太可气了,礼部的那群人该杀。什么都接待,真要在他们的撮合下,朝廷与吐蕃和谈,定个盟约什么的,那我们有什么颜面去面对青海上,那数以万计,尸骨未寒的唐军将士?”
张铭双目仿佛着了火一样,说话也很冲,很不客气,甚至有冲到礼部将同意吐蕃使者入境的礼部官员揪出来揍一顿的架势。
张铭的祖父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郧国公张亮,只要不干造反的事情,揍个把人,还真不大要紧。
制书令史鲁英也是一个火爆脾气,骂道:“说什么朝廷财政困难,与其在青海建都护府,派兵驻扎,不如借着吐蕃求和服软的机会,与之定下盟约,多开一条商路。财政不足,还不是他们无能?凭什么,将士要为他们的无能负责?”
唐朝尚武,朝堂上很多文职都是武将立功转文的,兵部这类人更多。
鲁英就曾跟着李绩征讨薛延陀,当任他的文书,因功入了兵部。
上过战场的人,就算干了文职,脾气一样火爆。
当即你一言,我一语的说了起来,声音越来越大,甚至都有撸袖子去礼部干架的冲动了。
陈青兕笑吟吟的看着众人,并不说话,好半晌,见正主一直没有开口。
张铭有些急了,忍不住道:“陈侍郎!您倒是说句话呀!”
陈青兕放下手中的公文,说道:“想让我说些什么?领着你们去礼部跟他们打一架?这事,找本官没用。”
他指了指藏在衣袖里,并不少的肌肉,说道:“就本官这细胳膊细腿的,能打的过谁?”
郭瑞急道:“都什么时候了,侍郎就别与我们说笑了。您最得陛下信任,无论如何也恳请您将我们的想法告之陛下。不能寒了将士们的心呐”
陈青兕见他们真是急了,收起了笑脸,说道:“好了,都下去吧,别一个个的杵在这里。你们要相信陛下,陛下是不会让青海上的将士白白牺牲的。”
陈青兕并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只是婉转的表明自己的态度。
吐蕃使者能够通过边境,来到京城,这是礼部的事情,他们兵部无权干涉。
彼此考虑的方向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
陈青兕固然也很不爽,却也晓得轻重。
对于吐蕃的危害,他已经在策论里写的清清楚楚,李治固然性格上有诸多毛病,却也一代明主,不会愚昧到再次听信吐蕃鬼话的。
他可以断定,此事不会成。
库部司主事吕梓最是冷静,听到这里,也松了口气道:“如此,我等却也安心了。”
一众人先后作揖,然后告辞离去了。
张铭、郭瑞、吕梓等十余人走出陈青兕的办公署,恰好遇到了兵部尚书姜恪。
兵部以兵部尚书为尊,姜恪的办公署居于兵部正堂,而陈青兕作为副首,办公署正好在姜恪的右侧。
看着姜恪,三人皆是一怔,然后有一种做贼心虚的感觉,纷纷行礼问好。
后边的诸多令史、掌固也情不自禁的缩起了头,原本得到了陈青兕的暗示,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