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二合一(2 / 4)
饭而已,再想其他的,那就不大可能了。
可是霍香梅不是不难过,也不是说她矫情。而是像今天这样,遇上下大雨,如果不是四周邻里的帮忙,自己根本就不可能在雨水来临时把那些麦子给收好,大半年的收成很可能就毁了。
刚才趁着雨水下来,天色昏暗,众人没看见,霍香梅边忙活着还边抹了一把眼泪。这个时候就特别的希望有个男人在身边,让他顶起这一切。可是没有,只能自己撑着来。
有时候女人就是这样,很多时候,只能自己硬撑着,把自己当男人用,把自己当不会累的狗使。
现在外面风闪雷鸣,天空像泼墨一样漆黑,屋子里偶尔闪过的雷光才能看得见人,霍老爹把油灯给点上。
霍香梅歇了一会,缓过气了,把那些湿了的麦子捧出来放到瓦甕里,再洒点水,让他们发芽,到时候做麦芽糖。
家里之前的麦子都酿酒让许三郎带走了,孩子们都好些日子没有糖吃了。
门口有些雨洒进来,霍香梅和霍老爹赶紧一起把靠门边的麦子挪进来,又是好大的一通忙活。
大雨一直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可是已经到了几个娃下塾的时间了。他们去塾里的时候,还是大太阳,肯定没有带斗笠牛衣,家里唯一的一把簦还好好的放在屋子的角落呢!
霍香梅看看昏昏沉沉的天色,对霍老爹说,“阿爹,我去接大娃他们,你在家等着。”。
霍老爹有点担心的道,“你一个人可以吗?”。
霍香梅戴上斗笠,披好牛衣,“没事,我带小黑一起去,把几个孩子的斗笠和牛衣都带上。阿爹你帮了烧两锅热水,我回来得帮几个娃洗洗。”。
“喏!”
……
霍香梅戴着斗笠,披着牛衣,一只手拉着小黑,另一只手撑着簦。这簦是帮小黑挡雨的。抹黑往塾里的方向挪去,偶尔在电闪雷鸣中看到同样方向前行的邻里。大家互相打个招呼,结伴前行,等到了塾里,队伍已经很庞大了。
小杨先生和张书诚父老都还在塾里给孩子们讲故事,等阿爹阿娘来接才让娃娃离开。
所以一当看到自家阿爹或者阿娘出现在门口的娃娃,都是一阵欢呼,然后自豪的挺着小胸脯,背着挎包,在其他娃娃羡慕的神色下离开塾里。
现在塾里的娃娃好些人手都有一本急救篇了。因为晋大王的研究员出了一种快速印刷书籍的办法,还有造纸的方子和成本也大大的降低了。导致书肆的书价格也下降,现在不是只有读书人或者是有家底的才买得起了。
所以当里正把这个消息告诉塾里的两位先生和村民后,村民在两位先生的指导下给自家娃娃买了书。如果家里娃娃多的,可以每本只买一本,然后大家一起共用。
除此之外,娃娃们终于用上了纸,可以在上面写字了。不过还是得在课桌上拿笔蘸清水练熟悉了再在纸上写。
……
大娃几个刚刚看到别人的阿爹阿娘都过来了,可是一直不见自家阿娘。阿爹不在家,姥爹不舒服,阿娘要看麦子。
现在都下大雨了,也不知道阿娘有没有把麦子给收好了。大娃满心是焦虑,他今年七岁了,很多事情都懂了,恨不能一夜之间就长大,好替阿娘分担家务。可是这只是想想,所以他平时尽量看好阿弟阿妹,不给阿娘添乱。
可是看到很多人都走了,阿弟阿妹都没心思听先生讲故事了,频频往门外望过去。
大娃好几次瞪了阿弟阿妹,让认真听先生讲故事,可惜第一次第二次还有效果,后来的都不行了,大娃自己也是听不进去了。
当看到霍香梅出现在门口时,几个娃就大娃的欢呼声是最响亮的,霍香梅还挺高兴的,看到自家娃这么的欢迎她,尤其是平时装大人,看起来稳重的大娃。
这次大雨的后果,当天晚上就显现了出来。
换季,小五小六小七三个小的,同时开始出现发热的状况。
如果不是霍香梅不放心,半夜拿着油灯,想去看看晚上温度下降,几个娃有没有好好的盖被子,也不会马上发现。
霍香梅叫醒睡得迷迷糊糊的大娃和小二,让他们去阿爹阿娘的屋子睡,再把小三小四抱过去。
打了一盆冷水给三个娃擦身子降温,开始的时候,温度是降了下来了。可是半夜,又烧了起来,霍香梅摸摸自己的脑门,再摸摸三个娃的,似乎温度越来越高了,可是小四在喊冷,小五小六又在喊热。
家里面仅剩的一些麦酒,度数都不够高,霍香梅也不知道能不能给娃娃用。孩子太小,有些是不适合用酒降温的。就算可以,也只听说过烧酒可以降温,可没有听说过麦酒也可以降温的。
无法,这时必须请疾医了,外面的雨越下越大了。霍香梅只好把霍老爹叫起来,“阿爹,三个小的都发热了,我现在得去找齐疾医过来看看。水在这里,你先帮他们擦擦脸和手脚。我马上就回来。”。
霍老爹看到这样,马上就清醒过来了,本来他就觉少,如果不是外面下着大雨,还打着雷,他早就听见霍香梅的动静了,“还是阿爹去吧,你留在家里看娃。”。
霍香梅没时间和霍老爹拉扯了,直接戴上斗笠,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