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48.说家什里正劝三郎(1 / 2)

加入书签

许三郎赶紧说,“我在去书肆给我家娃买书的时候,听见东家说大王要在粱邑城里还有蔺县建什么书院,以后当官得考试了,也不知还能不能举荐的了。”

“唯唯,这样就更多人能当官了,如果我家娃也读书,说不定也能当官。”这汉子嘴巴都裂开了,幻想下,自家狗子当官的模样。这真的是再美好不过了。

“不过,书本很贵吧,哪有钱银送到蔺县。”也有村里人有些忧虑的说。

“现在政令还没有下来,等下来再说吧。咱村不是有识字的吗?就村尾那户寡妇子家的儿子,以前就是秀才。也不知到时候他会不会开私塾。”

“唯唯。”

……

“大兄,在家吗?”许三郎推开许大郎家的竹门,看见阿嫂在喂雉子问。

“大郎,三叔找你。”张菊花这几天心情一直不错,她在粱邑遇上了她娘家人。尽管是隔房的阿弟,但是已经知道自家阿娘阿弟一家还是好好的。不过他们不在粱邑,而是在长安。那隔房的阿弟说年后要去长安,到时候会给她家人带消息。

“三叔,大娃在家吗?我去找他。”二武挥着他手里的剑问。

“他在家教小二他们背书呢。”许三郎自豪的说。

“背啥书?”二武觉得奇怪,自己还没有背过书呢,这是新的游戏?

“就是圣人读的那些,叫《急救篇》甚么的。学会了以后会知道怎么做买卖,还能去很多地方都不被人骗,还能做官。知道甚么是做官吗?做官就是手下有很多人,所有人都听他的。你练好剑术,只能做游侠儿,手下可没当官的好。比如我们这次去馆舍,要交钱是吧?如果你做官了,可以去住庐,免费住的。所以,你知道背书重要了吧?这好处多多的呢。”

许三郎挺喜欢这个侄子的,有点憨憨的,又不缺机灵。所以许三郎有时候就爱逗他。

“三叔,这背书真的有这么多好处?那岂不是人人都想去读书了。”张菊花雉子也不喂了,还主动拿了张马扎给许三郎,让他坐。

“这读书很费钱银吧?”许大郎说,既然有这么好,肯定有条件的。

“倒是不便宜,书本贵,笔墨纸砚也是一大笔支出,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是长期的投入。”开始许三郎也以为一年半载学点字就行,这道理还是自家婆娘告诉他的。

“阿爹,我也想读书。”既然大娃他们都会,自己怎么能不会呢。

“阿叔,小四也学?”香兰好奇的问,不知道有没有小娘子读书的,难道小娘子也能做官吗?

“读啊,跟她阿兄阿弟一起,现在她已经会算数了。”

“小娘子也能做官吗?”

“这……小娘子没听说过做官的,三叔也不知道。不过如果小娘子读了书,可以自己做买卖,不怕被人骗,香兰你不是在跟你阿娘学织布吗?你学了去卖,就不怕别人骗钱的。”

“阿娘,我也想读书。”

“要不,你们先去找大娃学去,看容不容易。”张菊花想先跟着学,能省下不少。

“唯唯。”

“三弟,你家娃谁教他们读书?现在也没有父老说要开讲的。”

“是大娘教,她识些字,虽然不多,可也是够教几个娃了。”

张菊花没想到霍香梅居然识字,之前自己老是叫她秀才娘子来着,还真的是秀才娘子。

“对了,大兄,我在粱邑听说,大王会在粱邑和蔺县都建书院,到时候做官的都得在书院里面选的,不再仅仅是举荐了。”

“还有这样的好处,就不知道这书院咱们的孩子能不能进去。”

“等政令下来再说吧。对了,大兄,你给我看看这纸上的东西。我这次来找你,就是想做这些。”许三郎把图纸小心递给大兄。

“这怎么像我们在馆舍里看到的胡桌?”张菊花伸头看看说。

“对,就是胡桌,那天坐过在胡凳吃饭,觉得挺方便的,在屋子里放一张,也方便。”

“那这些呢?”许大郎指着衣柜问。

“这是衣柜,放衣服甚么的都可以,一层弄两扇门,平时如果有甚么的,也可以锁起来。不用在床尾放一个大箱子。到时候木棉回来了,做了棉被,夏天总得有地方放吧?床尾的大箱子如果放衣物了,哪还有地方放。”

“唯唯。”想到那白花花的木棉被子,张菊花也觉得需要一个柜子来装,总不能像装麦吉的,夏天扔掉了,秋天再装新的回来。这可是银子。

“那这也是衣柜?”

“不,这叫储物架子,我在粱邑的书肆里,看到他们的书都装在一个个架子上。我们弄这个,倒是可以摆在炕尾和灶台上,炕尾的可以放头绳之类的小件,灶台上的油盐酱醋都能放。”

“大郎,你先做出来,多做些,我到时候叫那些嫂子过来看看,他们肯定也喜欢,如果手里有两个闲钱的都会想买的,不怕卖不出去。”

“唯唯。”

“大郎三郎都在啊!”这时里正过来了。

“李叔!”

“李叔,婆娘赶快拿张马扎给里正坐坐。”

“唯唯。”

里正摆摆手坐了下来,这还是里正第一次到许大郎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