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50(1 / 2)

加入书签

中原腹地了,在那里,刘昌也能对中原施加更多的影响,以前跟辽国隔着太远的距离,不方便跟辽国勾搭的人也能勾搭上了,等到绝大多数官员贵族都上了刘昌的船,那么,刘恒的想法便不重要起来。

“那叔平以为,寡人该如何出兵呢?”刘昌笑道。

张辟疆笑吟吟地点了点地图,指着地图上的大海,说道:“臣以为,直接走海路为上!”

刘昌抚掌笑道:“叔平知我!”比起从陆路出兵,还要越过燕赵,一路大张旗鼓行军过去,还是走海路成本更低,也更方便。

既然已经下了决心,刘昌干脆就召集了群臣,表示自己要起兵为天子诛杀叛逆,下面大臣一开始还有些犹豫,毕竟,大家如今都在忙着对外开拓,一下子抽调十万大军去吴国齐国沿海作战,不知道要耽误多少事情。但是在知道刘恒许下了燕赵两国为报酬的时候,顿时就兴奋起来。之前燕国割让了两个郡,辽国在那边试种了一段时间门棉花,比起木棉还有丝绵,棉花成本可低多了,虽说要精耕细作,但是,如今许多流程都可以用机械,相比较起来,效益却很高。辽国纺织技术也很高,织出来的提花棉布很快就成了贵族士大夫的新宠,细棉的料子做成内衣可比丝绸舒服多了,所以,棉布一度成了奢侈品。只是相比较起来,燕国还是冷了些,棉花产量并不高,如果再拿下赵国,那么就可以种植更多的棉花,给辽国增加一个重要的商品。

为了未来棉纺业的发展,暂时耽搁一阵子也是值得的,何况,按照刘昌的意思,这次他们还可以趁机收拢齐国吴国的百姓移民,辽国哪怕这些年人口增长速度很快,但他们就没有嫌人多的时候,要用人的地方多的是,光靠着人口自然增长,小孩子又不能一生下来就能跑能跳,怎么着还得成长个十多年,而从外头引入移民就不一样了,最多培训个一年半载,就能直接派上用场了。

因此,一个个立马摩拳擦掌起来,为了争取带兵出征的权力,军方一帮武将差点没打破了头。

如今在辽国,将领都是讲武堂出来的,受过系统的教育,军方还经常搞一些模拟对抗,但是真正作战经验并不多。不过,没关系,辽国打仗,从来都是靠阳谋堂堂正正碾压过去。我士兵比你强壮,补给比你丰富,武器比你说,比你先进,防御比你强,你拿什么赢我!

因此,这种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对于辽国来说,压根不存在势均力敌的敌人,别说什么吴国进口了多少军械,但是,他们那生产力,就算是给他们足够的铁锭,他们能造出来的东西,水准也就是那样了。私底下,辽国可是拿汉室还有吴国的军械兵种搞过模拟对抗,对于吴国可能采取的战术大概比吴国的将领还清楚。至于齐国,就别提了,齐国的军队一直以来都是个问题,人家根本对打仗兴趣不大,顺风仗可以,要是逆风局,对方投降得比谁都快!

因此,刘昌干脆叫这些将领搞了一次沙盘模拟,谁赢了,谁带兵。

刘濞虽说预料到辽国可能会起兵帮助长安,但是根本没想到,辽军来得那么快。

如今辽国的战船上已经用上了蒸汽机,风帆不过是辅助,让有风的时候可以省点力气,因此,当辽国的战船开始沿着长江入海口攻击吴国沿线的时候,刘濞听到消息,整个人都不好了。

刘濞的太子刘贤主动请缨,要亲临前线助阵,刘濞想了想,还是答应了下来。

刘濞很喜欢自己这个嫡长子,不过刘贤这么多年来,也没真的体现出自己的能力来,刘濞觉得让儿子去前线督战,也能体现一下他的能力,自己年纪也不小了,回头自个的基业还是要传给刘贤的,如今正好可以让刘贤立下一些功劳,好叫下面那些人愿意臣服少主。

刘贤满怀信心地出发了,结果等到了地方之后,就发现情况不对劲。

辽军根本没有忙着攻城略地,反而在城下搞了几个大喇叭在那里喊话,喊的就是辽国的移民政策。

吴国这边,虽说将国内十六岁到六十岁的成年男子都一网打尽,但是以吴国这些年对下面的盘剥,能够活到六十的,起码也得是小康人家,正常的人家,到了三十多岁,就因为营养不良,徭役繁重之类的缘故,衰老不堪,能活到四十的都是少数。这些人中强壮一些的已经被派去攻打中原了,留下来的本来就是一些比较孱弱的,这些人都是被强征来的,对刘濞这个吴王真没多少忠心可言,之前是被办法,监军军法可不是开玩笑的,他们要是敢做出什么不该有的举动,唯一的下场就是被砍下脑袋,挂在城头上示众。

如今听到下面轮番喊话移民,一个个真的都很心动。他们这边沿海,当年就有不少人跑了,另外也有一些渔民和盐户知道一些辽国的事情,在外头跟同乡宣扬一番,在这些人口中,辽国简直就是伊甸园、幻想乡,一个个将辽国想得跟天堂一样。当然,跟他们所处的环境相比,如今的辽国对他们来说,真的跟天堂没什么两样。

辽军不仅在城下面喊,还直接派人到下头村镇乡里喊,那些家里青壮被征,家里大半的粮食也被征去做军粮,都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活的妇孺们几乎是立刻就心动了,还有一些胆子大的,看在辽军给的赏格的份上,跟着到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