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何思绵的靠山(1 / 1)
傅自妍没问林筠雅,为什么不打理她和何思齐刚抵香江时就买下的方便面厂,过去五年里那个方便面厂被经营的还算不错,而是另寻工作。
总归是那个“男丁继承家产”的封建原因。
无论是大陆还是香江,大多数家庭,都摆脱不了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即便是傅自妍前世那个已经发展的算很不错的社会也是如此。
何况这个时候呢?
如傅启沅这样的,才算是另类少有。
话归正传,因为“男丁继承家产”的观念,即使林筠雅自幼被家人捧在掌心宠爱,也更改不了林家一开始对她的安排,就是能获得一笔相当林家一半家产的丰厚嫁妆。
而林家产业由何思齐,不,应该说是林思齐继承。因为父亲背叛的原因,他早已与何应风断绝关系,一到香江就改成了母姓。而由林思齐继承,是他尚未改成母姓时,林家上下就默认的,唯一的条件就是他的子女要姓林,何况他此时已改为母姓。
如林筠雅这样高情商、做事干脆利落的进步女青年,哪怕她心里知道这是封建糟粕,但她也不会反抗家人对他们二人的安排。
一是林家家庭和睦,家产也确实分了她一半,没亏待她,即便是落难、家财骤减的情况下,祖父也坚持将汇丰银行的存单金额一人一半;二是她和弟弟思齐,自幼姐弟情深,来香江后又相互扶持照顾,她不愿意因为这个名份上的继承而与之争执分裂。
林筠雅心里很清楚,一个工厂内只能有一种声音,如今方便面厂已经进入正轨,凭规章制度与工厂内管理层就能如常运转,大学读管理专业的弟弟思齐一个人管理经营工厂就足够了,并不需要她继续参与管理。
她若是在方便面厂工作,相依为命的弟弟此时肯定不会有任何意见,但未来还长,弟弟肯定会娶妻生子,她也会有自己的婚姻。
既然她无心“继承”林家,就没必要平白多生事端,另寻工作才是维系感情的正确方法,总归她每年能拿40%的分红和两栋楼的房租。
傅自妍和林筠雅两人交浅,就不必言深了。
反正林筠雅是个聪明人,她的决定肯定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完全没有傅自妍询问插手的必要。
让保镖去付钱,傅自妍拉着林筠雅坐上车,“我顺路送你。”
其实不太顺路,傅宅在太平山白加道,林筠雅住在跑马地,一东一西完全相反,但傅自妍显然有话要说。
小食铺终究太喧哗了,客流量大,傅自妍不会在小食铺讲重要的事,连玩笑话都少说,万一就被刚好坐在边上的记者听到断章取义了呢。新闻倒是好处理,但她没必要费这个功夫。
上车后,傅自妍笑着提及前两日的八卦,“我是真没想到,大堂哥竟然也会有喜欢的女孩子,喜欢到在公司门口依依不舍。也多亏你电话告知了。”
见林筠雅含笑认真倾听状,并不接话。
傅自妍心底清楚,林筠雅是知道这是傅家家事,她这个外人不便谈论。在心里感叹一声林筠雅果然有分寸,就笑着揭过,而是谈起何思绵的背景。
“我这边查过何思绵,内地那边的情况无从得知,但她来香江后的大部分事情是能查得到的。她是上月初游江而来,和她一起来的还有郁家二少早些年在内地留下的私生女,现已改名郁晴。”
郁家二先生,也就是大姑父郁思诚的同胞弟弟郁思言。
不同于大姑父只守着妻子生活,郁思言简直就是翻版的三叔,风流多情、红颜遍地,当然,香江富豪大多如此。
不过,这位郁家二先生,子女缘上却不太好,虽然遍地红颜,但至今只有两子,所以他对这位自己找上门的、眉眼和他如出一辙的新女儿非常上心,连带着也非常照顾,女儿视若“好姐妹”、同甘共苦一起渡江的何思绵。
不仅帮何思绵办理下对于初抵香江人士最重要的香江留居证,还帮她租了一间位于铜锣湾的公寓,并缴纳了半年的房租与顶手费,此外还留下了五千港币。
对于“逃港”人员来说,郁思言的安排非常妥帖,可以说为何思绵适应并开始香江新生活提供了完整的保障,堪称是孤身一人来港的何思绵的“贵人”。
傅自妍大致解释了一下,林筠雅就听明白了,“难怪她不仅能这么快安顿下来,还认识傅大少。”傅启岚和傅启泽是龙凤胎姐弟嘛,郁大少和傅大少之间肯定交集不少,何思绵肯定是因此认识的。
事实也确实如此。
对风流多情的郁思言来说,子嗣不丰一直是他多年来的心病。难得他竟有位“沧海遗珠”流落内地,而且还自己找上门来,郁思言自然喜不自胜,特意嘱咐侄子郁敏弘对女儿照顾一二,“晴晴刚回来,你帮二叔带带她,出门玩玩见见朋友。”
这也是情理之中的,毕竟私生女回家没必要大张旗鼓的办宴会,但也不能让郁晴在豪门千金圈子里地位难堪。而郁敏弘是老爷子早有言明的继承人,让他带着郁晴出门玩玩见见朋友,也算是比较灵活,又不乏正式地告知众人,郁晴,郁家小姐的身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