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四十六章 泰山封禅(1 / 2)

加入书签

之前郭淮以为吴忧说的彻谈三天三夜只是个形容词,不过照目前的情况来看。

吴忧和左慈好像真能谈上那么三天三夜。

果不其然,两人从进入雅间到离开雅间,中间的时间跨度果真是72个小时!

当吴忧和左慈跨出雅间的时候,身上的衣服已经换了。

吴忧穿的是龙袍,左慈穿的是蟒袍。

可见吴忧对左慈的重视。

郭淮见吴忧出来了,还是像往常一样地问着:“陛下,咱们下一步该怎么做?”

“去泰山,送左慈去那里修仙炼丹。”

郭淮愣了一下,随后微微一笑:“那之后呢,咱们总不能白跑一趟吧。”

“你的意思呢?”

“我觉得陛下这次可以去泰山封禅了。”

“封禅?”

“对,历朝历代对时局做出巨大改变的人物都会去泰山进行封禅,如今陛下让分裂的汉朝走向了统一,功劳堪比光武帝刘秀啊,理应封禅。”

郭淮说完之后,吕蒙,陆逊等人一起附和着:“陛下功盖三国,理应封禅。”

“陛下功劳甚伟,理应封禅。”

“陛下将分裂的大汉王朝再次统一,理应封禅。”

“我最讨厌你们说话了。”吴忧轻轻一笑:“因为你们说的话,都是实话!”

郭淮等人默然。

那我就广纳谏言,勉为其难地去泰山搞上一次封禅活动吧。”

“陛下英明。”

就这样,吴忧率大军再次踏上了往北的步伐。

过荆州,跨豫州,在初雪时分抵达了洛阳。

望着漫天飞舞的皑皑白雪,吴忧的心思异常的复杂。

有一匡济时,万里肃平的豪爽;有物是人非,英雄尽逝的伤感。

当然,还有那么一丝对铜雀台的思念。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吴忧直至这个时候终于明白了这首诗歌的内涵。

真的是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诗要躬行啊。

吴忧来到洛阳的第一件事便是去小金库转了一圈,看看自己当年在会稽积攒的财富还剩多少。

之后便是去新建的铜雀台转了一圈,看看当年的那些美女有没有长开。

最后嘛,才是踏殿上朝,广施恩义,大赦天下。

一切都安排下去后,吴忧这才收拾东西准备前往泰山。

这次随吴忧前往泰山的还有三百三十名文官和三百三十名武官。

加起来一共就是六百六十人,六六大顺。

吴忧就着带着这么一支仪仗队浩浩荡荡地前往了泰山。

人数虽然不多,但是车辆很多,旌旗更多。

吴忧一边东行,一边广施恩义。

所到

之处,民众无不对吴忧的慷慨感激涕零。

眼下四海已定,天下已平,吴忧不会再像之前那样着急赶路了。

一路上晃晃悠悠,不疾不徐地向泰山进发。

终于在一个月之后,吴忧带着仪仗队抵达了泰山脚下。

第一件事当然是为左慈左大仙送行。

左慈是个奇怪的男人,选择的修仙地点当然也很奇怪。

其实只要你去仔细观察便会发现,身旁的那些才子佳人都是怪人。

不合群,便是你出众的开始;与众不同,便是你成才的开始。

送走左慈之后便是隆重的封禅典礼了。

封禅:此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

从古至今,前往泰山封禅的人不计其数。

从炎黄二帝到尧舜禹;从周成王到秦始皇;再从汉武帝到汉光武帝。

最后到如今的吴忧。

如今吴忧带着六百六十人云集在泰山脚下,只等着仪式的的开始。

吴忧派人在山下南方四里处建圆丘祀坛,上面装饰五色土,号曰“禅坛。”。

同时在山顶筑坛,广五丈,高九尺,四面出陛,号曰“封坛。”

次日,吴忧便带着众人先到“禅坛”祭祀大地,歌功颂德。

复日,吴忧再带着

众人登山,在山顶的“封坛”祭祀苍天,歌功颂德。

封禅仪式结束后,吴忧便在泰山之顶接受群臣的朝贺。

“天数有变,神器更易,而归有德之人,此乃自然之理。”

“自桓帝、灵帝以来,黄巾倡乱,天下争横;董卓造逆,李傕。郭汜继虐。”

“袁术僭号于寿春,袁绍称雄于邺土;刘表占据荆州,吕布虎吞徐郡。”

“曹操野心路人皆知,孙权雄心天下尽知。”

“还有那个正在积蓄力量准备称霸中原的刘备,也对各个诸侯虎视眈眈。”

“盗贼蜂起,奸雄鹰扬,社稷有累卵之危,生灵有倒悬之急。”

“陛下在这个时候挺身而出,扫清六合,席卷八荒;万姓倾心,四方仰德;非以权势取之,实天命所归也。”

“陛下文韬武略,神文圣武,以膺大统,应天合人,法尧禅舜,处中国以临万邦,临交南而定蛮荒,岂非天心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