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4章 乐羊(1 / 2)

加入书签

一、简介

乐羊,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宋国商丘(今河南商丘)人,战国时期着名将领,名将乐毅的先祖。乐羊起初从宋国到魏国,成为国相翟璜的门客。后来,他因大败中山国而被魏文侯封在灵寿,子孙后代定居于此。乐羊的军事才能和忠诚精神在战国时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二、人物生平

1、早年经历

乐羊出生于宋国商丘的一个普通家庭,自幼便展现出过人的勇气和智慧。年轻时,他离开宋国前往魏国寻求发展机会,最终成为魏国相国翟璜的门客。在翟璜的引荐下,乐羊逐渐在魏国政坛崭露头角。

2、受命伐中山

魏文侯三十七年(公元前409年),乐羊的命运发生了重大转折。这一年,乐羊的儿子乐舒杀死了翟璜的儿子翟靖,并逃往中山国避难。为了追捕逃犯并惩罚中山国的庇护行为,魏文侯决定派兵讨伐中山国,并任命乐羊为主帅。这一决定对乐羊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因为他不仅要面对强大的敌人,还要克服内心的情感纠葛。

3、攻克中山国

乐羊率军出征后,面对敌强我弱的局面,他采取了缓兵之计。然而,这一策略却引起了朝中群臣的质疑和诬告,认为乐羊可能与中山国通敌。就在这时,中山国君为了打击乐羊的士气,竟然残忍地杀死了乐舒,并将其煮成肉羹送给乐羊。面对这一残酷的挑衅,乐羊为了表明自己的忠诚和决心,毅然坐在军帐内端起了肉羹。他强忍着内心的痛苦和悲愤,将一杯肉羹全部吃完。这一举动极大地鼓舞了魏军的士气,乐羊也借此机会率军大败中山军,成功攻占中山国。

4、功成受封与猜疑

乐羊攻克中山国后,魏文侯对他进行了丰厚的奖赏,并将其封在灵寿。然而,尽管乐羊立下了赫赫战功,但魏文侯却开始怀疑他的心地。魏文侯认为乐羊为了胜利竟然连儿子的肉都吃,可见其心地残忍、缺乏父子骨肉之情。这种猜疑使得乐羊在魏国的地位变得微妙起来。

5、晚年与子孙定居

乐羊晚年时期主要生活在灵寿封地,他致力于治理地方、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他的子孙后代也在此定居下来,逐渐成为了当地的名门望族。乐羊的一生虽然充满了坎坷和争议,但他的忠诚精神和军事才能却为后世所铭记。

三、主要影响

1、军事才能

乐羊作为战国时期着名的将领之一,其军事才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他凭借出色的指挥能力和战略眼光,成功攻克了强大的中山国,为魏国的扩张和强盛立下了汗马功劳。乐羊的军事思想和战术策略对后世的军事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忠诚精神

乐羊在攻打中山国的过程中展现出了非凡的忠诚精神。面对朝中群臣的质疑和诬告以及中山国君的残酷挑衅,他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和职责。为了表明忠诚和决心,他甚至不惜吃下儿子的肉羹。这种忠诚精神不仅赢得了魏军的尊敬和信任也为后世树立了榜样。

3、道德争议

然而乐羊的事迹也引发了后世的道德争议。一些人认为他为了胜利不择手段甚至吃下儿子的肉羹这种行为过于残忍和无情。而另一些人则认为他在极端情况下为了大局和忠诚做出了牺牲这种行为值得理解和尊重。这种争议使得乐羊的形象变得更加复杂和多元。

四、轶事典故

1、食子羹

乐羊攻打中山国时,中山国君为了打击他的士气残忍地杀死了乐舒并将其煮成肉羹送给乐羊。面对这一残酷的挑衅乐羊为了表明忠诚和决心毅然吃下了肉羹。这一举动虽然赢得了魏军的尊敬和信任但也引发了后世的道德争议。食子羹的故事成为了乐羊事迹中最具争议和震撼性的部分之一。

2、功成受疑

乐羊攻克中山国后回国向魏文侯报告战功时显出了骄傲的神色。魏文侯察觉到这一点后命令主管文书的官吏将群臣和宾客献上的书信都拿来给乐羊看。这些书信都是责难攻打中山国这件事的。乐羊看到这些书信后转身退下几步向北再拜说:“攻下中山国不是我的力量是君主您的功劳。”这一举动虽然化解了魏文侯的猜疑但也暴露了当时魏国朝廷内部的复杂关系和权力斗争。

3、子孙定居灵寿

乐羊死后被安葬在灵寿封地他的子孙后代也在此定居下来。乐羊的后代在灵寿繁衍生息逐渐成为了当地的名门望族。乐羊的子孙们继承了他的遗志和事业继续为魏国的繁荣和发展贡献力量。同时他们也以乐羊为榜样传承和弘扬了他的忠诚精神和军事才能。

五、后世纪念

1、历史评价

乐羊作为战国时期着名的将领和忠诚精神的代表人物,其事迹和形象被后世广泛传颂和评价。刘向在《战国策》中评价乐羊“食子以自信明害父以求法”认为他为了表明忠诚和决心不惜牺牲自己的儿子;周昙在《春秋战国门·乐羊》中则对乐羊的行为提出了质疑认为他“杯羹忍啜得非忠巧佞胡为惑主聪”;而《韩非子·说林》则通过对比乐羊和秦西巴的故事强调了仁与不仁的重要性。这些评价反映了后世对乐羊事迹的不同看法和认识也展示了他在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