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惯用的手法不灵了(1 / 2)

加入书签

汴京大学学田又到了春耕的时候,几千亩的土地耕作的确是一项无比浩大的工程。

不得不说,陈旉的确是一把好手,农学院的学生现在也是日益壮大,这样一来,除了要规划汴京大学学田的几千亩土地的种植规划,还得帮助户部规划大宋全境土地高产作物种植的计划。

其实一直以来,高产作物的推广也经历了一个有趣的过程。

一开始没有多少人对这种东西感兴趣,在大宋的百姓看来,这些东西实在有些不足取信,弄不好又是朝廷挖的坑。

其实更准确地说,大宋的老百姓真的不敢太冒险。

一茬庄稼下来后,除去租子剩下的才是自己的,风调雨顺的时候倒也没有什么,但只要老天稍稍一发威,立刻就会涌现出大量的流民。

这些人会整体迁徙,变成社会不稳定因素。

其实后来的梁山起义和方腊起义,便和这种灾年有一定的关系。

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因素,那便是赵佶因为“花石纲”对大宋百姓无休止的盘剥。

农民起义的此起彼伏和金人的袭扰,让大宋彻底处于内忧外患的状态。

真实的历史上,方腊起义的规模远远大于梁上起义。

方腊出生在一户贫苦人家,年纪很小的方腊给富户人家当佃工,深知底层生活冷暖。

作为北宋农民起义的领军人物,方腊和陈胜有着相同的出身,即使他勤恳吃苦,仍然摆脱不了贪官污吏的欺压。

方腊在江南

拉起大旗后,各地一呼百应。起义军声势浩大,势如破竹,很快占领了浙江、安徽一带,并迅速向其他地方发展。

第二年,方腊在攻打秀州(今天的嘉兴、松江一带)时很不顺利。宋军驰援,方腊被击败。

胜利往往会掩盖和化解自身矛盾,而失败却会暴露和放大自身不足。

秀州一败,朝廷招安方腊无果,面对重兵剿灭,方腊连连战败、节节失守,领地不断丢失。

1121年(宣和三年),起义军被宋军逼到帮源洞(今浙江淳安附近)固守藏身。

数日后,宋军突入洞中,斩杀义军七万余众,并将方腊生擒,押送至汴京,而后被诛杀,曾经波澜壮阔的方腊起义宣告失败。

后来有民间说法,方腊发迹于浙江淳安与安徽歙县交界的地方,那里多山,山上多洞,所以方腊又被称为“洞贼”。

方腊被童贯的部队征服,然后被韩世忠抓获。

当时方腊兵败后回到发迹地,躲藏在大山中的洞里,那里洞多而且洞连洞,很难抓获。

韩世忠在暗中观察,发现有人按时从山下送饭上山,所以跟踪而至,终于发现了方腊藏身的山洞,一举抓获。

方腊固然利用各种手段蛊惑人心,但真正起义的原因的确有官逼民反的因素。

归根结底,北宋末年的农民起义,就是官府盘剥百姓没有饭吃导致的。

这其实和张叔夜灭了宋江一伙差不多,处处都是赵佶的黑历史。

大宋人口众多,

巅峰之时差不多达到了一亿,但耕地面积是一定的,而且粮食作物的产量也无法显著增加。

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要有水旱灾害或者官府加重盘剥,势必导致民乱。

可现在的形势已经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高产作物一开始并没有太强的诱惑力,但还是让一些人敢为天下先。

后来,师师不断证明,高产作物的确可以大大缓解粮食产量不足的压力,而且随着种植数量的扩大,逐渐形成了和麦粟之类并驾齐驱的态势。

相对而言,甘薯只能算是辅粮,但和马铃薯既可以生鲜状态下吃,还可以磨成粉做成粉条之类长期保存,不管是平时,还是发生饥荒的时候,都是上好的充饥之物。

至于玉米,那可是绝对的好东西,除了属于粗粮口感稍差之外,几乎具备粮食的所有优点,而且也易于保存。

一份国库战备粮的方案由户部牵头,很快送到了赵佶的面前。

虽说高产作物的普及程度还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但粮食产量已经非常感人。

凡是种植高产作物的地方,已经产生了不少存量。

这样导致的结果便是,原来一心想尽办法圈占土地的大地主很是郁闷,因为他们发现老百姓只要随便有一些土地,即便是很贫瘠的那种,只要种植了高产作物,那就足以勉强维持一年的食物。

如此一来,原来手中视为香饽饽的大好土地,居然一再贬值。

这可不是一个好事情,可惜的是,

等到发现这个问题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

王安石变法之时,大地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可以巧立名目搞一些阴谋和手段,可这一套在现在根本无法施展。

囤积粮食然后等到必要的时候高价卖出,这是他们管用的手法,可现在这个惯用的手法不灵了。

因为大宋的百姓已经不怎么缺粮了,虽说稻米之类口感更好一些,但如果遇到了饥荒,谁还会在意口感,能有一口吃的就不错了。

就算是在平时,这些粮食也很不错。

如此一来,霸占大量土地的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