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五章 马铃薯砸死吐蕃人(1 / 2)
兰州府一处洼地,种师道已经让人搭建起了八座温棚。
不是不想搭建更多,主要是因为琉璃就这么多,想搭建更多完全办不到。
兰州虽然是府一级的建制,但事实上因为时常处于战争的边缘,人口最少的时候曾经不过千。
因为这个原因,地方官吏集团往往不够完整,知州通判这些一般都配备,但其他诸如参军级别的岗位,有时居然处于空缺状态,或者由别的参军代理,或者干脆由更下一级的管勾之类代替。
相对而言,军事管理机构反而还比较完善。
种师道被授予的官职是都监,这个官职明显有些不伦不类。
按理来说,一州的军事长官叫兵马钤辖,受路一级别的都总管节制。
都监事实上是中央直属禁军在各地的分驻军事机构长官,可种师道这个都监却要同时受都总管和中央禁军的双重节制,也算是很奇葩的操作。
种师道猜测,这样做大概是为了让自己进行生产建设兵营时更加方便。
不过,北宋为了防止出现军阀割据之类的情况,就喜欢玩这种游戏。
“种都监,温棚已经搭好,接下来该怎么做?”
临时搭建的草台班子虽然显得寒碜了许多,但也比没有要好。
王知州为了
配合种师道的生产建设兵营建设和高产作物试种,已经将自己的司户参军暂时借给了他。
这位白参军对兰州的天象水温地质有所了解,倒是很适合配合种师道。
“这些天以来,我已经看过了,兰州可供耕作的土质少说也有种,到底哪种土质适合哪种作物,还需要一一尝试。
白参军接下来便可以将这些不同的土壤配置到温棚,然后进行试种。”
种师道走访了不少地方,总算对周边的情况有了大概的了解。
白参军淡淡一笑,说道:“种都监真是勤政,下官略懂农时,其实早已准备好了。
几处温棚早已准备妥当,就等都监指挥我等下种。
不过王知州对此高产作物也颇有兴趣,也想在试种只是亲自观摩一番,这没有什么禁忌吧?”
“哦,白参军辛苦了,王知州亲临观摩自然甚好。
这样吧,午后我们便开始,劳烦白参军告知王知州。”
这其中的道理种师道当然明白,虽说诏令要求地方给予配合支持,但如果地方上消极配合,他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王知州能借白参军供他驱使,显然还是对此事颇为关注,现在能来观摩种植情况,绝对是个好消息。
中午刚过不久,一字排开的
八座温室前方已经站满了兰州军政要员。
种师道看到眼前的景象,还是稍稍有些震撼。
钟粟在朝中的影响力不小,但不代表能够影响到各路州,只能说,大家主要还是奔着利益而来的。
兰州府虽然没有榷场,但也有几处货物集散地,主要和西夏和吐蕃人做生意。
贸易这种事情,往往不会以为战争的原因而停止,停止的只是榷场,但私下的交易永远存在。
兰州府的各级官员自然是看中了这几种高产作物是有利可图的,想想那些饥肠辘辘的西夏人和吐蕃人,或许随便拿出一些粮食,就能换到几颗玛瑙。
虽然从一般的吐蕃商人中得到的玛瑙成色都很一般,但再怎么一般那也是玛瑙。
这一颗玛瑙一旦带回汴京、西京这些大城市,虽然不至于价值连城,但也绝对属于稀有之物。
所以,兰州这些官员,眼里看到的是齐刷刷的暖棚,心里想的却是闪瞎眼的金银财宝。
穷怕了,想这个其实不奇怪,就怕无欲无求,反而是问题。
“各位能来观摩温棚试种,种师道倍感欣慰。
此事关乎我兰州府军民生计,各位心怀关切自然是好的,只是温棚中地方狭小,只能有少数人进入观摩。”
其实乌
泱泱来了一伙人,他们也知道未必有机会看到试种,种师道这么说,倒是没有引发大家的失望情绪。
一号棚中,种师道按照钟粟的攻略开始了试种。
马铃薯的种植,从按照芽眼切籽种到下土,种师道一丝都不敢马虎。
他知道,这些种子如果实验成功,那就意味着兰州府驻军战力的提升。
驻军的战力提升,兰州府的发展就会跟上去,农耕商贾有了起色,百姓也会愿意在这里生活,以此形成良性循环。
到时候即便发生西夏陈兵边境的事情,打起来也会轻松好多。
王知州看着种师道亲自将一块马铃薯种进土里,眼里满是疑惑和不解。
这样也行吗?他亲手拿起一块已经切好的籽种,上面的确有个所谓芽眼的东西。
之前也通过各种渠道听说了高产作物的事情,现在见到了实物,也没感觉到什么神奇的地方。
“种都监,此物真能亩产数千斤吗?”
王知州的眼睛里满是疑惑,一旁的钱通判更是带着难以置信的表情,马铃薯的看相真的不怎么样。
“钟侯说过,如果风调雨顺,亩产七八千甚至万斤都有可能,常平之年,亩产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