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2 章 梁夜(1 / 2)

加入书签

第2章

海潮是被雷声惊醒的。

她猛然睁开眼,发现自己竟然身处一片山林中。

似乎是黄昏,天边闷雷滚滚,时不时惊起暮鸦一片。

风在林间呼号,像是无数鬼怪齐声嚎叫,幽深的林麓里好像有什么东西蛰伏着,涌动着,只等着夜幕彻底降临,就要冲出来噬人。

在她面前是一道石阶,石阶很长,通往林木掩映的半山腰,依稀能看到枝叶间有灯火的光芒。

石阶开始的地方竖着两根木雕华表柱,看着很有些年头了,彩漆斑驳,柱础也有些朽烂了。

柱顶上各雕着一只木鸟,不是常见的凤凰锦鸡,小小的两只,彩漆已剥脱,鸟喙中却各衔着一颗流光溢彩的宝珠,远看仿佛点着两盏灯。

是在做梦么?

海潮狠狠掐了一下胳膊,疼得“嘶”了一声。

不像是做梦。

难道她是死了?难道这是鬼门关?

她摸了摸腰间,万幸采珠刀还在。

正想着,石阶顶上传来铜钟浑厚的声音,像是寺钟,却又和海潮听过的那些不太一样,钟声里蕴含着一种更古老更隐秘的力量。

直觉告诉她,黑夜笼罩群山后,只有那里是安全的。

她往上走去。豆大的雨点砸下来,渐渐连成雨幕。

石阶少说也有百来级,但两旁树木的枝叶像穹顶一样遮蔽了大部分,海潮拾级而上,倒是没淋到多少雨。

顶上是一道山门,穿过山门又有数十级台阶,一座凿开山壁而建的窟庙出现在眼前。

门前立着块石碑,上面刻着两个字,说是字,又有些像图画,弯弯曲曲的,说不出的古怪,海潮从未见过这样的文字。

正想着,身后响起个男人若有所思的声音:“这是鸟篆啊……”

海潮转头一看,发现是个二十来岁的男子,戴着顶胡帽,身着五彩斑斓的锦衣,活像只锦鸡。

他生得唇红齿白,五官周正,只是不知为何看着不太聪明,用村里老人的话来说,有股子“傻漂亮”。

男子冲她一笑,亮出一口整齐的白牙,越发显得憨气:“抱歉,在下这自言自语的毛病又犯了……在下程翰麟,翰墨的翰,麒麟的麟,洛阳人。小娘子可是此间人?”

海潮摇摇头:“我也是外面来的。什么是鸟篆?”

程翰麟道:“鸟篆是一种春秋战国时南方诸国盛行一时的异文,一般只在青铜铭文上能见到……”

“这两个是什么字?”海潮问,“你认识么?”

“流传下来的鸟篆寥寥无几,在下只是略知一二……这两个字似乎是……”程翰麟仔细辨认着,“西,洲。”

“是什么意思?”

程翰麟摇摇头:“殊不可解。天下十五道三百五十八州,倒是有个西州,便是原先的高昌,在西域。

可此处的草木一看便是南方,可谓是风马牛不相及。况且这州字从水,是洲渚的

洲,不是州郡的州。”

程翰麟脸上掠过一丝失望之色,不过他很快便豁达地笑笑:“雨越下越大了,去里头聊。”

两人进了门,发现这窟庙约有三间房大,高不见顶,石壁上绘着许多彩画,每隔数尺凿出一个窟窿,里面点着长明灯,总有几百盏,把个洞窟映得雪亮。

窟庙里已有三个人,围着个火堆坐着。

一个十八九岁的女子,生得清秀端庄,着锦缎衫子石榴裙,腰间系着白如羊脂的玉佩,一看便是大户人家未出阁的小娘子。

另外两个是男子,一个三十来岁,青衫黑帻,方面阔嘴,本是周正的长相,眉眼却生得不好,往下耷拉着,显得窝囊。

剩下一个中年僧人,穿一身又脏又旧看不出颜色的僧袍,生得身形魁梧,五官平平,只鼻梁骨不知怎的断成两截,像一条扭曲丑陋的肉虫子趴在脸上。

僧人跏趺而坐,手把念珠,双目紧闭,听到动静也只是将眼皮撑开一条缝,扫了两人一眼,立刻又阖上,只微微颔首,一副世外高人的作派。

那一眼让海潮有些不舒服,总觉得像是被丛林里的野兽盯上了似的。

青衫男子倒是十分友善:“两位也是误入此间的?外头下大雨了,很冷吧?快过来烤烤火。”

海潮在火堆旁坐下,环顾四周,只见正对洞口的主龛里安着一尊石像,非佛非道,却是个鸟首人身,背生双翼的怪物。

那怪物生着三只眼睛,像人一样穿着衣袍,却像雀鸟一样蹲伏着,双手双脚皆是鸟爪,多看几眼便觉心里发毛。

海潮忙收回目光,问那慈眉善目的青衣男子:“这是什么地方?我们怎么会到这里来的?”

青衣男子苦笑着摇了摇头:“在下亦是一头雾水。”

几人依次说起自己来到这里的经过。

年轻女子姓陆,是扬州人,好端端在卧房里歇息,一觉醒来就到了这里。

和尚则是个游方僧人,客居在京畿一座小兰若里,来之前正在打坐。

轮到程瀚麟,他胸无城府,竹筒倒豆子似地把家底全交代了。

他是洛阳富商之子,父祖以贩卖皮货起家,如今的主业是古董古书,在大江南北都有铺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