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5章 改稻为桑(1 / 2)
“为什么你老是觉得我已经有办法了?”
“因为……知子莫若父。”
李世民抿嘴笑起来,示意王德带殿内几名小太监先离开。
待到殿内没有别人,他收起皇帝的架子,走下殿阶。
“咱们父子俩应当没必要再说那些话了吧。”
“来,坐下说,好好地说说你有什么办法。”
李世民笑着将李恪拉到殿角落的太师椅上坐下。
“你还真的不像个皇帝!”
李恪皱了皱鼻子,顺从的坐下。
他清楚地感觉到李世民的力气没有以前大了,那个能够一掌拍的御书案破裂的马上皇帝也没能逃过岁月的侵袭。
“其实也没什么,江南东西两道的刺绣、陶瓷……几乎是所有与手工业沾边儿的,比长安的都要好,这一点你不承认也不行。”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讲这些东西售卖到其他地方?扩充百姓收入,税收自然不就多了?百姓有饭吃,谁还惦记着打仗?”
说到这里,李恪见李世民摇头长叹,补充道:“你先别急着摇头,蜀绣固然好,但会的人少,江南东西两道的女子心灵手巧,十个女子,八人都会刺绣,并且工艺不差!另外……江南
东西两道最适合种植桑树,老李头,最重要的就是这件事情,在江南两道改稻为桑。”
前面的话,李世民都不在乎,严格来说,他完全可以让李恪全权处理,自己做个甩手掌柜,可最后一句话,他犹豫了。
改稻为桑,说来简单。
江南东西两道的粮田在谁的手中?
在江南大户及江南士族手中紧紧地握着。
这是他们的命脉,他们会把田这么轻易的叫出来?
开垦新的粮田?
更不可能。
百姓们本就没有地种,只能给这些大户人家打工,哪儿有时间去开垦。
即便有时间,等到把一块地弄好,黄花儿菜都凉了。
沉思良久,李世民轻声问道:“你想好了吗?你知不知道,你这不光是在朝堂内树敌,还在那些官绅中树敌,日后你的路将会很难走下去。”
“那还不好?只要事情办好了,把我踢出朝堂我还真的不在乎。”
李恪翻了个白眼。
反正自己从始至终都没打算在朝堂中留着,更不想继承皇位,是李世民自己一厢情愿的折腾自己。
他的话表达的意思很明确,那就是自己无所谓官阶。
可传到李世民的耳中,却让李世民
陷入了深思。
原来口口声声的说着不愿意继承皇位,原因就是他一心为民啊……
我早就应该想清楚这些事情。
南征北战,发明山地炮,推广明经……哪一件不是福国利民的事。
“老李头,你放心吧,此事不能急,真正施展还需要很多的时间呢。”
李恪见他不说话,以为他在担心,笑着说道:“再说了,此事有我,你怕什么?”
“朕知道,有你朕就不会怕。”
李世民淡然轻笑,眼中闪过一丝心疼。
恪儿为大唐操心的太多了。
“老李头,你别这样,你现在就像个闺中怨妇一样!”
看着李世民脸上的表情越来越暧昧,李恪立马起身告退,一刻也不愿意多留。
……
“桑树好啊,浑身上下都是宝贝。”
“桑叶可以入药,疏散风热,清肺名目。桑葚也能入药,还能酿酒。桑木还能用来做弓,树皮入药造纸,枯枝做干柴……”
听李恪说了一次改稻为桑后,李愔在家研究了一天的桑树,来到楚王府后他滔滔不绝的说起自己了解的所有。
那副骄傲自信的神情,就只差有人在旁边鼓掌叫好。
当然。
愿意捧场的人还是
有的。
比如楚娘。
她欠身行礼后笑道:“殿下博学多识!”
“别叫我殿下,叫我李愔,我现在就是个普通人了。”
李愔笑嘻嘻的回礼。
一旁的李恪实在是看不下去了,打断两人的对话,问道:“李愔,你知道为什么要在江南东西两道改稻为桑吗?”
“当然是因为桑树好啊!”
“好你个头!”
李恪没好气道:“因为江南东西两道盛产手工艺品,最好的就是丝绸,改稻为桑最大的原因还是要养蚕,量产丝绸!你光指望着桑树,哪儿没有桑树?哪儿不能种?”
一听这话,李愔大脑一片空白,张着嘴不知道在傻愣什么。
楚娘掩嘴轻笑,用肩头轻轻地碰了下李恪:“小叔也是刚刚了解这些,殿下对他太严厉了。”
“我真是……”
李恪扁扁嘴:“你就惯着他吧!让他这两天先别到处跑,把这本册子再背了!”
说罢,李恪又传出来一本名册。
同样是密密麻麻的字,不同的是多了很多山山水水的画。
“这是江南能叫出名号的大户人家的背景及田产所在,你要记得一分不差。”
“明天之前全都背完,背不完就不要吃
饭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