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90章 帝王之家(1 / 2)

加入书签

随着唐泽兑的死,整个大唐忽的被激起了一股慷慨激昂的战斗热情,所有大唐人纷纷涌向各自官府,请愿参军,要去龙威关与金州,将吐蕃与南蛮彻底消灭个干净。

京城之中更甚,老百姓们纷纷涌上街头,在皇宫前聚众喊话,请求李世民派兵出征,从而完成唐泽兑老将军的遗愿。

然而李世民却始终不露面,一连五日,朝中一干大臣谁也没见过李世民。

长公主府内,因为楚王府的帮忙,唐泽兑的后事总算是稳妥就绪,驸马爷没在灵前跪守,长公主和唐矩却是寸步未离。

待得第六日,皇宫里终于降下圣旨,解除了长公主府的封禁,而且加封唐泽兑为承运武天一品大将军。

长公主接旨后,那前来宣旨的侍监对着她道:“长公主殿下,陛下予我口谕,让我转告给长公主。”

长公主起身拜谢了侍监后,温言道:“公公请直言吧,不碍事。”

那侍监看了看一旁的李恪,杜如晦,对着两人点头示意后这才看向长公主道:“陛下道,唐老爷子之死乃是为国为民,碧血丹心陛下铭记于心。长公主久居京城,当明白陛下的意思。”

长公主闻言点头,朝着

侍监微微一笑,而后仍是轻言细语的道:“公公前来宣旨幸苦了,还望能饮杯凉茶再走。”

不料那侍监闻言却是摆手:“长公主好意,奴才心领了,只是陛下还等着奴才前去复旨,便不叨扰了。”

说着,那侍监对着几人再度一拜,这才缓缓离开。

长公主将圣旨放好之后见李恪与杜如晦都看着自己,不由勉强笑道:“你们放心吧,我没事。”

李恪闻言露出不忍之色,李世民刚才的口谕无疑是在请求长公主原谅自己,虽然没有明言,但话外之意便是如此。

可是唐老爷子为了长公主府自刎,如此壮举,在李世民眼中居然只是一道口谕,一个追封便了事。

别说长公主会心寒,便是李恪与杜如晦也感到阵阵心寒。

当年唐老将军纵横沙场与李靖两人堪称是李世民的左膀右臂,吐蕃,南蛮,楼兰,高句丽,哪一个国家的军士听到唐泽兑的名字不感到害怕?

而正是因为有了唐泽兑和李靖的竭力扶持,李世民这才坐上了龙位,也才坐稳了龙位。

可是而今唐老爷子为了唐家不惜自刎而死,李世民竟然只一道口谕和一道无关痛痒的追封官爵便已了事。

此事天下人也是不知,若是知道,只怕李世民最为在乎的皇族颜面将一扫而光。

可怜长公主府一心护着唐家,最后换来的却是如此下场,李世民甚至于还警告长公主,这里是京城,让她不要多说话。

别的人听不出来,李恪与杜如晦却是清楚明白得很。李世民最后一句话无疑是在警告长公主,没有一丝愧疚歉意便也罢了,李世民居然为了那所谓的皇族颜面还在警告长公主!

“长公主,臣”

杜如晦踏步而出,义愤填膺,一双拳头捏得“咯吱”作响。

长公主伸手拉住他的衣袖,缓缓摇头道:“天下哪个君主不是这样?”

“可是”

杜如晦无奈送开手,转身坐在了一旁的椅子上。

杜如晦气愤的李世民竟可以作出如此凉薄之事,而长公主却还在忍让包容。

想到长公主的话,“天下哪个君主不是这样的?”

杜如晦便是怒气难消,怒火乱窜,那一双眼中满是说不尽的悲愤。

在杜如晦眼中,可悲的是自己居然还无法为此做些什么。

这时,李恪缓缓走上前来,看向杜如晦道:“你做完不也收手了么?可见你并未被愤

怒所蒙蔽。”

杜如晦抬眼看向李恪,脸上满是苦色:“这就是所谓的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么?”

有些事没有关系自己之时,谁都会觉得这是小事,毋须太过在意。

然而一旦与自己牵扯上了之后才会发现身在其中的痛苦和悲哀。这是事外之人所不能感受和理解的悲痛。

李恪知道杜如晦心里不好受,正如昨夜自己一般,情绪上的变化最容易影响心态。

长公主几日未曾睡好,脸色已然苍白,但是此时却仍是挤出一丝苦笑道:“若非天下皆如此,何来帝王将相家?”

杜如晦乃是聪明人,长公主故此并为把话说明,有些不适时宜的话还是隐藏在心里,毕竟李世民这边刚刚才警告过长公主。

最终,李世民仍是没有接见任何大臣,便是杜如晦,李治也曾见过,谁也不知道他到底在想什么。京城百姓的请愿也无疾而终,因为人人心里都清楚,即便是要开战,那也得杜如晦点头,而此时的杜如晦在看到唐泽兑的前车之鉴后如何会轻言开战?

长公主府的丧事在李恪与杜如晦的帮衬下终于告一段落,在出殡那天,唐矩没有出现,长公主找遍了全府也没有找

到。

而最后,李恪在唐家祖祠里找到了唐矩。

唐矩直挺着腰杆跪在唐氏灵位之前,脸上早已没有泪痕,有的只是一脸的阴冷和其中透露着点点凶狠。

李恪走到他的旁边,想要伸手去摸他的脑袋,却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