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29章 三王争霸(1 / 2)

加入书签

李恪若是出征高句丽,根据他的解释,似乎当真是一举三得。

可是他的话音落下,李世民却朝他投来了异样的目光。

“陛下,楚王此言虽然有理,但只怕高句丽不会如他这般想。”

“他们只会大肆宣扬陛下惩治郡王李泰,而李泰擅杀皇子,乃是我朝朝廷的过失,以此来动摇前线军心。”

“李泰新贬,现在天下百姓都知道当初乃是李泰陷害了李恪,若是让高句丽抓住这一点大肆宣扬,只怕人心不稳,军心浮动啊。”

不待李世民出言,房玄龄已然拱手劝谏。

李恪指控李泰,皇帝不信,所以没有动李泰。

可后来李泰果然谋反,擅杀皇子,天下人都知道,此时再回过头去想想,李泰岂非真的有可能勾结高句丽?

如此一来,那当初李世民没有处罚李泰,岂不是给了李泰谋反的机会?

高句丽拿着这个事一宣扬,不就变成了李世民昏庸,不能识人?

这也是李世民为什么没有让李恪自证清白的原因。

因为谁都知道这件事不能往下查清,一旦真正查清楚了,那李泰难免落得真正的通敌卖国之罪,到时候皇室的颜面何存?

而前线将士一旦得知李泰才

是最后诬陷李恪的人,试问他们还有说明理由去攻打高句丽?

自己人出卖了自己人,难道还要怪敌人太过狡诈?

要知道,他们陈列在边境随时准备攻打高句丽的原因就是高句丽诬陷大唐皇子。

现在连这个被证实这件事是真的,他们还有什么脸面去攻打高句丽?

房玄龄的话可谓简明扼要的指出了这一点。

李恪不能去边境,更不能领兵攻打高句丽。

因为他是整个事件的中心点,所有事都是围绕他所起。

一旦他去了边境,国内舆论不仅对李世民不利,而且还会影响到边境大军。

“房大人,那你说怎么办?”

“难道让李治对高句丽出手吗?”

“若真是如此,那还不如让我去呢。”

李恪很是苦闷的问到,脸上满是愁绪。

李世民看了他一眼,双眉微微下压,眼睛里闪过一道厉色。

“陛下,以臣之见,莫不如直接给李治下一道秘旨。”

“此次两国之争,起因便是因为咱们的过失,若将此事闹大,一发不可收拾,到时候失民心的可是咱们,不值当。”

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李世民太知道这一点了。

无论如何也不能落下口舌给高句丽。

所以这一仗无论如何也不能真的打起来。

“李恪,李泰已经贬为郡王,能明白你是清白的自然会明白。”

“那些不明白,不理解的,你也不用放在心上。”

李世民神色忽的变得淡然起来,好似刚才李恪和房玄龄说的一切他都未曾放在心上。

“李治调了几个老将北上,不一定就是要与高句丽大战。”

“朕也绝对不会允许他这么做。”

“玄龄,你传朕的秘旨给李治,务必打得漂亮,退得洒脱,不可落人口舌。”

李世民微微一顿,继而下了一道秘旨。

一道真真正正可以阻拦李治对高句丽大举进攻的秘旨。

李恪闻言,再度一声叹息,显得颇为无奈。

“今日之事,朕都听说了。”

“不过你早有预料,想必也没什么大碍。”

“对了,那个苇名美雪离京了吧?”

李世民话音一转,忽的提到了苇名美雪。

李恪闻声当即拱手。

“回陛下,已然离京。”

他不知道李世民是否已然对他的计划了如指掌。

可是他知道的是,长安城里的任何事,李世民都了如指掌。

“朕知道你的用意,也知道你当初让她假意离京就是为了今日能够光明正大的警

告那些人。”

“但朕要提醒你,你越是与高句丽公主走得近,长安城里越是有人会怀疑你。”

“现在你马上就要接手兵部,切不可再给人这种猜疑。”

李世民果然是李世民,一眼就洞穿了李恪的计谋。

眼见如此,李恪自是没什么好遮掩的,当即洒脱一笑。

“陛下圣明,儿臣惶恐。”

“臣定当谨遵陛下口谕。”

既然被李世民识破了,那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不过要让他远离高句丽公主,只怕没这么容易。

“今日之事,兵部会详加调查。”

“你若是想找出幕后真凶,大可与杜尚书2一道调查。”

“但你要记住,长安不是国内城。”

李世民的话音落下,再度摆手,示意李恪与房玄龄可以退下了。

两人见状,哪里还敢多言,当即躬身退后。

待得两人离开,王公公这才从外面走了进来。

“如何?”

“回陛下,楚王殿下并未怀疑陛下。”

王公公躬身应声,双手搭在腹前,恭敬十分。

“殿下让卫文斌去监视蜀王,想必是对蜀王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