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4章 一个搞钱,一个搞粮食(1 / 2)

加入书签

匆匆的白天忙完,回到延德宫的张欣长长的松了一口气,也笑出了一朵花。

五叔这事,她一直在等着呢。

虽然不太仗义。

但她确实是盼星星盼月亮一般的,等着五叔被贬。

这位上辈子被贬了两次,两次回来都做了很多有功于老百姓的大好事。

老朱家,公爹这一辈的人,都是人才。

她回来之前就已经盯准了两个人。

一个宁王,一个周王。

大明朝缺什么,从头到尾,最主要就是一个钱字,其次是粮字。

在张欣的整个布局里,十七叔宁王就是一个搞钱的能手,善谋能战的,怎么可能不会贸易。

这位聪明至极,玩啥都能玩出极致来。

上辈子不过是不得已选择了韬光养晦,被公爹生生逼成了一个文学家。

张欣折腾花茶就是为了把这位爱茶如命的人提前勾出来。

现在宁王已经算是半搭上线了。

宝船那边本来趁着夏天还要出去一趟的,可三伯一没,皇祖父那边让宁王带兵驻边。即便出海不是宁王出,但也要宁王张罗。宁王被困在了卫所,第二趟出海就暂时搁置。

等大势底定,自然会重新操办起来,公爹登基以后,什么海禁之类的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海贸才是真正的挣钱并且开拓疆土的利器,有宁王掌着,何愁朝廷无钱可用。

而张欣布局里的另一位,就是五叔周王,负责搞粮食。

按功德司的仙子们说,周王对后世的贡献是世界级别的。

这位五叔是个书呆子类型的人,原本他也就一直在封地默默过日子,被人不知道怎么的骗出了封地,然后让皇祖父贬到了云南。

那会他在当地呆的时间其实也不长,但庶人的生活跟王爷的生活可就差远了。

西南边陲,生活环境极其恶劣,又是烟瘴之地,百姓缺衣少食,疾病频发。

他亲身体会过以后,就深受触动。

一回到开封就张罗了一堆民间的学者,医者开始收集民间单方、验方,分门别类编著成《普济方》《袖珍方》。

不但如此,他还在王府里面特意开了一个植物园,种植从民间收集来的野生的植物,请画工画下这些植物的画像,日日夜夜的对植物园的植物进行观察和实验,形态,产地,特点,可食用还是可药用等等,全部都记录在案。

这件事办到这会办了多少,张欣也不确定。

但五叔的那本被称为世界级的巨作《救荒本草》是在永乐四年刊刻的。

朱高煦跟宁王出海那次就按张欣的要求带回来不少海外的种子。

开春那会张欣通过公爹跟周王借了几个人来种植新作物。

人太少,时间太短,看不出成效。

这次张欣的二哥张昇过去就是为了周王张罗在府里研究植物的这些学者跟医者,还有那个很重要的植物园。

周王府可以没有,这些人跟东西必须保住。

等海禁开了,带回来外面的那些高产的粮食植物种子,就是他们发光发热的时候了。

上辈子公爹登基以后,五叔很快就重新当上了王爷。

因为二进宫云南,更有感触,越发埋头研究。

公爹不算很赞同,但亲弟弟嘛,终归不舍得,有的没得,给了很多支持。

永乐一朝,五叔各种研究一起来,植物,药材,文学,道学,都玩得很溜。

五叔家的世子朱有炖跟五叔差不多,也很喜欢钻研事物,父子二人都有点与世无争的味道。

至于无论在哪个朝,都不断被扣上谋逆这种罪名的事,呵呵哒。

只能说,书呆子不会说话,很不会说话,也很不会察言观色,更不会审时度势。

自小贵为亲王,不用看人脸色的长大,五叔的不满就是不满。

比如不满意朱允炆当皇帝,他就直说,王府里,在外面,一点都不带掩饰的。

周王府的长史被五叔的口无遮拦,吓得装疯求去。

五叔也不把这个当回事。

不满依旧,大放厥词依旧,力挺公爹依旧。

恰好,五叔的次子朱有爋,野心勃勃。

朱有爋其实跟朱高煦的心态一样,都是次子,就晚了一点出生,将来这偌大的王府就跟他没有任何关系了。

朱有爋娶的郡王妃同样是皇祖父指定的,都督盛庸之女。

而盛庸是皇祖父安排给朱允炆的心腹。

一来二去的,就发生了五叔的亲生儿子亲手坑爹的疯狂举措。

朱允炆给朱有爋许诺什么,张欣无从得知。

但从上辈子的结果看,这位绝对是偷鸡不着蚀把米,朱允炆要做的是削藩,压根不是换一个人当藩王。

朱有爋告发了亲爹以后,连根毛都没落着。

一直到宣德年间,还在为了王位上蹿下跳,各种诬告,最后被忍无可忍的朱瞻基废为庶人。

总而言之,不肖子孙之类的,张欣没法控制,她的重点就是宁王跟周王。

一个搞钱,一个搞粮食。

周王还能把医药也搞上去。

这就已经不是一加一加一等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