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一章 汉中之战(9)(1 / 2)
在刘备前往荆州期间,诸葛亮坐镇成都,自然发现了这些世家的异动,但他并没有自乱阵脚,大动干戈。
因为他知道,如果刘备不能把汉中抢夺过来,西川就是不完整的,很难形成坚实的防线,这些家族为了自身的利益,就很难安分下来。
诸葛亮虽然没有追究他们的责任,但他也加快了对官员的考核与调整。
在官员的考核和任用方面,动了一些手脚,震慑了不少的世家,加强了对各郡的管控力度。
好在这些世家大族,虽然准备充当墙头草,不会替刘备卖命,但也不敢随意背叛,给家族带来灭顶之灾。
西川看似已经被刘备完全掌控,但因为内部几大势力没有达到平衡,西川世家大族,大部分仍然没有归心。
所谓“攮外必先安内”,刘备要想谋取汉中,就急需与蜀中大族豪强结纳关系,形成利益共同体,才能一致对外。
因此,有不少人劝刘备迎娶刘璋旧将吴壹之妹吴氏。
但吴氏是刘璋已故兄长刘瑁之妻,刘备对孙尚香还存在念想,因此,就以自己与刘瑁同族,这么做有违礼法来推停
这次刘备气势汹汹前往荆州,虽然是因为孙权先动刀兵,但他也有逼迫孙尚香回来的意思。
孙权也是死要面子,又不想让刘备合法占有江陵,就是不开口提孙尚香这档子事。
刘备更加在乎自己的名声,当然不会让步,直到荆州分割完毕,孙权也没有提起妹妹回到刘备身边的事情,刘备这才彻底死心了。
法正以前作为刘璋的使者出使荆州,曾经在公安住过一段时间,与刘备相处甚是想得。
以法正的精明,看出了刘备与孙尚香之间的微妙关系,当时并没有力劝刘备迎娶吴氏。
法正知道刘备对孙尚香还没有死心,等到刘备从荆州失意而回,觉得时机已经成熟,就对刘备进谏道
“吴氏虽曾是同族之妻,论其亲疏,何与晋文之于子圉乎“
晋文公逃难到秦国时,曾娶了亲侄晋怀公子圉的妻子怀嬴。
法正认为,晋文公尚且可以娶亲侄之妻而未遭到礼法的抨击,何况于刘备与刘瑁之间还不是亲戚关系。
吴氏早年丧父,其父生前与刘焉交情深厚,所以全家跟随刘焉来到蜀地。
刘焉颇有野心,听相面者吴氏有大贵之相,于是就为儿子刘瑁迎娶吴氏。
但事与愿违,迎娶吴氏似乎对刘瑁并不是什么好事,他本来只是有些孤僻,吴氏进门以后,就发作为狂疾,并没有能与吴氏在一起生活。
刘瑁死后,有人认为相面者没有相准,但相士辩白道:
“刘瑁本身的福分不足以匹配吴氏,这才短命而亡。如果真的是西川之主,自然是良配!”
有了这档子事,虽然吴氏年轻貌美,但那些世家大族自认福分不足,没有人敢迎娶,吴氏守寡多年。
那时的人都非常迷信,他们对相士的话深信不疑,认为迎娶吴氏的人才是西川之主。
刘备迎娶吴氏,可谓一举两得,即可拉拢刘璋旧部,又能给自己造势。
刘备虽然在意名声,但并不固执,法正替他找到了合适的理由,就从善如流,决定娶吴氏为夫人。
代理偏将军黄权认为,曹操占领汉中以后,又攻掠三巴益州北部三郡,巴郡、巴东郡、巴西郡,犹如将割断蜀的股臂。
刘备深以为然,于是任命黄权为护军,率兵北上巴西郡,抵御曹军,并迎接不愿意投降曹操的汉中豪杰进入西川。
……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 。请牢记。 ……
曹操顺利收降庞德以后,张鲁手下再没有得力将领,再难与曹军抗衡。
曹操决定大举攻城,采取围三厥一之计,三面竖立云梯,飞炮攻打。
张鲁见曹操攻势猛烈,害怕抵挡不住,就召集手下商议。
杨松还是替张鲁背锅,按照事先的安排,第一个站起来道:
“不如开门投降。”
阎圃一向与杨松唱反调,他这次倒是真的为张鲁着想,就向献计:
“如今主公形势危急,被迫向曹丞相投降,肯定得不到丞相的重用,不如先退往西川,替丞相打开进攻西川的通道,然后再向他献礼称臣,这样才会得到曹公的重用。”
张鲁的弟弟张卫也不同意投降,他认为张鲁还有数万军队,尚可一战。
并建议张鲁放火尽烧仓廪府库,然后退往巴中,曹操虽然占领南郑,但没有了军粮补给,自然就得退兵了。
张鲁从宠爱张卫这个弟弟,看他满脸的希冀,不忍违背他的意思,有些犹豫不定。
最后还是阎圃出来打圆场,张鲁折中了一下,让张卫领军一起退守巴中,但拒绝了烧毁府库的建议,并对众人道:
“我向本欲归命国家,而意未得达今不得已而出奔,仓廪府库,国家之有,不可废也。”下令封存府库。
当夜二更,张鲁引全家老,张卫领军保护,打开南门杀出。
黑夜地形不熟,曹操本就没有把张鲁赶尽杀绝的意思,教众将不要追赶,提兵进入南郑。
进城以后,曹操见城内安宁,张鲁封闭了库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