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5(1 / 2)

加入书签

”,林慕月说完起身对着皇后行了个大礼,“不过儿臣保证,不会对东宫内的姐妹和皇嗣做出不法之事。”

于皇后看着林慕月脸上执拗的神色,叹息一声,“起吧。”

说到这里,林慕月算是撅了皇后的面子,不过于皇后依旧没生气,只是说,“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慕月,这个道理你不会不懂。”

林慕月闭眼深吸口气,“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到底还是年轻些”,林慕月走后,赵宫正进来的时候就听到皇后有些无奈地叹息说。

赵宫正跟了皇后这么久,听语气就知道皇后这话里只有感慨没有气恼,只是有些无奈年轻人的不撞南墙不回头,于是笑着说道,“有情有义是好事,只是……别走了甄氏的老路就好。”

“你这老奴倒是什么都敢说”,于皇后笑骂一句。

赵宫正不言语,于皇后倒是说,“我看那孩子比甄氏聪明多了,林家也不是甄家那等目光短浅的,不至于到这一步。”

第26章

林慕月出了皇后的凤鸣坤仪,表面上还是镇定自若,但是背后的汗水已经快要湿透了,她也不多留,出门后就上了肩舆。

坐在自己的屋子里,林慕月狂跳的心脏才平复了一些,刚才在皇后面前表现的情深一片,坐实了自己对太子的感情大于一切这个人设。

这个过程看似轻松,但是在皇后这种在后宫里生活了半辈子的女人面前演戏,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过富贵险中求,林慕月知道今日这出戏值得,过了今天以后,太子的怜惜和皇后的信任与慈爱,将是她之后在后宫生存最重要的依仗之一。

行宫内的风波暂时平息了些,但是宫外的京里一出现在看起来不起眼的婚事却引起了林慕月的注意。

荣国府内,二少奶奶王氏近来生活的很是滋润,之前婆母史夫人要给远嫁的小姑贾敏再收拾些东西,她很是出了些血但也因此得了婆母的赞赏。

大房的奶奶张氏出身诗书之家最是温柔贤淑,但是大爷贾赦是王氏当初的太婆婆养大的,端的是一副不愧是在膏粱中长大的少爷做派,虽有父亲看着如今也还算像样,但在读书上却比不上弟弟贾政。

而王氏生的大哥儿贾珠更是个读书种子,和大房的长孙贾琏在读书上相比要出色得多,很得祖父国公爷看中,在史夫人面前也颇受宠爱。

王氏如今最重视儿子读书的事儿,但是眼看着儿子年纪一日大过一日,她对儿子的婚姻大事也开始有些发愁。

论出身,王氏所出的珠哥儿也是国公府的嫡孙,但大房也有个贾琏是荣国公府日后的爵位继承人,自己儿子千好万好但是生在了二房,只能自己读书谋一条出路。

王氏歪在榻上,心里想着如何和丈夫说一说儿子的婚事,她自己知道丈夫有几斤几两,靠丈夫给儿子定一门好亲事大概是指望不上,唯有如果荣国公府的当家人荣国公愿意给孙子走动,才能让儿子娶得名门淑女。

正想着,就听到身边的一个小丫头进来通传说,“奶奶,二爷回来了。”

王氏赶紧起身对镜扶了扶头上的钗环,出门去迎了贾政进来。

贾政和王氏如今感情还不错,大儿子读书用功,女儿又被王氏养的进退有度、十分知礼,因此每每王氏有什么话要和他商量,贾政也愿意听一听。

王氏先是让丫头给丈夫更衣,又亲自拧了帕子递给丈夫擦脸,贾政也很是受用,说了句“劳累夫人了。”

一番折腾以后,夫妻两个坐下开始闲话,贾政听了妻子的话以后有些犹豫,“父亲还没发话,我为人子的去主动问父亲……”

王氏心里暗骂丈夫胆子小,一提到让他去公爹面前说些什么事儿就犹犹豫豫,但是为着儿子的前程,她还是柔着声音劝了劝,到底是让贾政保证了会和老国公说才作罢。

这边和丈夫说了,王氏心里也有了底,她之前也想过要不要去婆母那边探探口风,但是想到婆母毕竟出身勋贵人家,要是说亲大概也是能给儿子说一家高门贵女。但是王氏是指望着儿子科举入仕以后入阁作宰,私心里还是想要儿子娶诗书之家的女子。

虽然往日里和大嫂之间多少有些不愉快,她自己性格就好强爽利,因为爱争强好胜,妯娌之间磕磕绊绊的小事不少。但是王氏也不得不承认,大嫂这种世代读书之家里教出来的姑娘确实优秀,无论是主持中馈还是教养子女都是一把好手。

几日后贾政难得情绪外露,回了二人住的小院后就朗声笑着和王氏说,“夫人,为夫之前和父亲说了珠儿的婚事,父亲说他也考虑过珠儿日后的前程,已经和金陵国子祭酒家有了往来。”

王氏听到金陵眼前一亮,她出身的王家祖籍就是金陵,现在听国公爷暂定的儿媳母家是在金陵做官的,也是觉得不错。

但是王氏细细琢磨了下,“只是国子监祭酒家的小姐么”,国子监祭酒是从四品的官职,清贵却也无甚职权,金陵的国子监又是南京的不在天子脚下。

国朝沿袭了一些前朝的旧历和官制分设二京,称南方繁华之地的金陵为南京,同京城晏城一样设立了六部等部门,不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