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章:王温茂的穷途末路(4)(1 / 2)
“王温茂很有可能就在这些骑兵当中,这个时候他很有可能换做了普通士卒的盔甲。”
王长生对手下的将士们说到:“务必不能放走任何一个骑兵,要仔细辨认所有的敌骑。”
“是,校尉!”
所有骑兵齐声回到王长生。
“进攻!”
王长生拔出腰间的骑兵横刀发起了进攻,作为骑兵军官,无论年龄,无论在什么位置上,那都是拔刀就可以上阵杀敌的存在。
哪怕是一个骑兵队伍中的参谋将领也必须要是精通于战阵杀敌的存在,而不像步兵队伍中,还能说做一个比较咸鱼一般的存在,毕竟步兵队伍推进比较缓慢,互相之间的掩护很是密切,所以战斗力一般也能在中作战。
骑兵就不一样了,你要是力量技巧这些都跟不上,一般情况旁边人的对你的掩护作用并不高,因为本身骑兵就要兼顾骑马作战这两件事情。
当然这不是说骑兵之间没有配合,只是说配合的难度更高,尤其是冲击敌人的阵地的时候,那就是玩儿命的活儿,所以骑兵当中,绝对不会养‘废人’,这个废人不是说完全废掉了,只是对骑兵而言,他们的存在价值已经不大。
从骑兵中退下来的军官和士兵一般都会到二线的步兵队伍中任职,不是不想让他们去主力去一线军队。
实在是因为一般从骑兵中出来,又不退出现役的兄弟都是因为受伤或者其他一些原因不再适合一线激烈的战斗。
去一线主力步兵师营团他们也很难适应这些一线部队的节奏和强度。
所以骑兵真的是
一个高危职业,稍有不留神,你可能就可能不能继续做下去了。
当然了,还是有很多人在骑兵这一行里面做了很多年,就比如王长生,就如他的名字一样,虽然升官确实不快,因为他一开始在亲兵营骑兵队中,后来成为了近卫军骑兵营校尉,所以这升官呢确实要慢一些。
但是在军中,他们这些近卫军将士,盔甲上面有并肩王王府徽记的亲军地位确实非常高的。
而且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那就是近卫军中的将校在一些时候会到其他部队中交换,而这些将校就算是到了常规队伍中身上的王府徽记也不会取消,这就是他们的荣耀。
实际上安江顺也是在通过这种办法,缓缓的渗透所有队伍,将这些军队进一步的打上自己的印记。
虽然安江顺也不想这样子,因为这样会将一支军队逐渐变成一个私军,可是现在这样一个时代中,将领和队伍的联系本来就很紧密,就算是安江顺不这样做也会有人这样做。
安江顺能做的就是什么呢,尽可能的保持中高级将领对民族,对帝国的忠诚,保持这样的状况,在现在基本上是足够了。
还有就是,如果真的要保持中央或者皇室的权威,有一件事情是必须要做的,那就是中央的军事力量。
中央不一定要全面超过地方的兵力,但是帝国中央或者说当权者手中一定要能控制着一定数量的精锐,中央一定要有一支精锐在。
这样帝国中央才能对下面的队伍形成一种震慑,只有这样下面这些地方上的军队才能保
持一种对朝廷中央的敬畏。
试想一下,若是地方将领手中动则十余万军队,而中央只有两三万人军队,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你是这地方的将领,你能对只有这样实力的中央政府有什么敬畏之心,毫无疑问,绝大部分情况下都不会有人对这样的中央朝廷保持敬畏。
李豫在位的时候发生这样严重的叛乱其实就是因为朝廷中央,李豫这个皇帝控制的军队被渗透的太厉害,几乎整个神策军除了当时的安守义以及几个皇室成员还是控制一部分队伍,其余的军队都基本上被各大世家控制。
中央军队衰弱到这个地步,自然会让地方上的实力派有一些别样的想法。
所以人们常会说一句话,叫做打铁还需自身硬,若是自身没有什么过硬的本领,没有过硬的实力,想要在残酷的斗争中获胜?这叫做痴心妄想,能保住性命就已经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了。
仰人鼻息生存,不管是普通人还是上层心中都至少会有一种不甘心,尤其是像李豫这样的皇帝就更是如此了,哪怕是表面上不说,但是实际上做的事情,其实明面上都能看出来一些,就比如李豫就算是现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也在陇右等地想办法筹备中央军队,恢复直属皇帝的神策军精锐。
这说明什么,这说明李豫心中对安江顺等人以及统帅的大军还是有一定的戒备心。
安江顺知道这个情况吗?
其实安江顺很清楚这样的情况,但是安江顺不能做什么,而且他也做不了什么,因为这是人家皇帝的事
情,不管安江顺地位再高,安江顺那也是一个臣子的身份,臣子可以建言一些事情,可以劝阻皇帝的错误行为。
但是现在人李豫做的都是正事儿,做的都是合理的事情,也是为了朝廷,安江顺能说什么?
不仅不能说,这个时候安江顺还要让在关中和叛军对峙的安守义给予这朝廷中央和皇室重建神策军一定的物力和人力上面的支持以彰显自身的态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