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与虎谋皮?(2 / 2)
倡的‘远交近攻’之策。如此,为之后汉室的进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这一点,曹操自然也看得出来。但他要从刘协这里得到的,就是汉室名正言顺的诏命。虽然这看起来华而不实,可在这个讲究道义的汉代,有了汉室朝廷这张护身符,曹操无论做什么,都要比其他诸侯底气硬上很多。
最后,就是刘协和曹操这两人虽然隔着二十多岁,同时也素未谋面。但他们二人无论在理念和行为上,的确有着许多相似的地方,从而造就了两人的惺惺相惜。
刘协不肯甘心大权被董卓、王允把持,发动了一明一暗两次政变,击溃了自己的对手。而曹操,为了不肯寄人篱下,千方百计脱离了袁绍,引兵南下东郡开始独自创业。
刘协为保长安一带安宁,不惜千金之躯,远赴郿县引来援兵解民于倒悬;曹操征讨兖州叛乱黄巾,无论是否有着奠定他声望权势的因素,但这一所为,毕竟是为了安宁天下,拯救苍生之举。
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两个都是十分聪慧狡黠又锐意改革之人,由此,他们都看出了彼此的用意,也明白各自的所需。所以,只在荀攸一番出
使之后,两人便轻而易举地给予了对方最想要的东西。
想到此,荀攸突然明白了自己在东郡看到自己那位族叔荀彧,脸上那等奇怪笑容当中的含义:果然,天下英雄,大多都所见略同啊。智慧的火光和不谋而合的理念,半分不因地域的疏远而有一丝的阻碍,在汉室这个风云变幻的历史大潮中,碰撞起一星璀璨的光芒。
不过,感叹之余,荀攸想起自己那位族叔,不由又想起一事,未经思考便开口言道:“陛下,微臣赶赴东郡之前,陛下曾对我那族叔荀彧念念不忘。而为了幽州一义士,陛下都曾亲笔写出诏书,为何此次,陛下却不令臣借此将族叔召入朝中,以参大事?”
“公达有心了,不过,公达认为,你那位族叔会同意此事吗?”刘协笑着对荀攸回到,但脸上的神情却绝难言真情实意。荀攸看着刘协这等怪异的笑容,微微一沉思,顿时脸色羞愧了起来。
的确,荀彧是不可能来长安的。就如他的三哥荀衍、四哥荀谌如今还在河北袁绍帐下为官一样。这种做法,便是士族大阀不将鸡蛋放在一篮子的智慧。他们令子侄后代分散到各个势力当中,无论最后哪支得势,自己这族的香火便都不会因此而断绝。
所以,荀攸之前那番话,可以说有些自取其辱。
不过,同时荀攸也很好奇,这位少年天子,究竟是如何得知这等士族大阀手段的?要知道,这种手段,无论在哪个望族当中,都属于极度隐秘之事,是任何子侄后人都绝口不会提及的秘密。
难道,这位天子真的是生而知之的天纵之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