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6章 马腾之死(1 / 3)

加入书签

周瑜被气得怒火攻心,原本就未愈合的箭疮突然发作,让他猛地摔落马下。一旁的士兵惊慌失措,急忙上前施救。

周瑜虽然倒在地上,但口中依然念叨着:“诸葛亮啊诸葛亮,你说我不能夺取西川,我偏要去夺!”

士兵们七手八脚地将周瑜扶了起来,只见他面色苍白如纸,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落下来。但他还是紧紧咬牙,试图保持清醒。

“快……整顿军队,继续前进!”周瑜颤抖着声音下达了命令。

众将士面面相觑,他们都清楚现在继续行军会面临巨大的风险,但都督的命令谁敢违抗?

于是,队伍在沉默中继续向着西川的方向缓慢而艰难地前行,每一步都充满了未知和艰险。而周瑜的伤势也越来越严重,生命岌岌可危。

就在这时,一名忠诚的将领忍不住劝谏道:“都督,您的身体已经到极限了,请暂且退兵休养吧,待日后再图谋西川不迟。”

周瑜面色阴沉,双眼喷火,怒吼道:“休要多言,吾意已决!”

众人见周瑜如此坚决,知道再劝无益,只能沉默不语。然而,他们心中都明白,此次进军西川,周瑜身负重伤,实在太过冒险。

果然,没走多远,周瑜便因伤势过重,眼前一黑,再次昏厥过去。众将士大惊失色,连忙上前扶住他,生怕他有个三长两短。

军中顿时乱作一团,副将无奈,只得下令暂且退兵。众人手忙脚乱地抬着周瑜返回营帐,一边寻找军医前来救治。

就在这时,一名士兵匆匆跑来,手中拿着一封来自诸葛亮的信。原来,诸葛亮得知周瑜受伤后,特地派人送来此信,劝他退兵。

周瑜悠悠转醒,士兵们赶紧将诸葛亮的信呈上。周瑜强撑着身子,颤抖着双手展开信件阅读。

信中的诸葛亮言辞恳切,详细分析了当前的局势。他指出,周瑜此时进军西川实乃不智之举,不仅难以成功,还会损兵折将。同时,他也提醒周瑜要以身体为重,早日退兵养伤。

周瑜读完信,长叹一声:“诸葛亮啊诸葛亮,你虽句句在理,可我怎能甘心就此罢休!”

他心中充满不甘和愤怒,但也明白自己的伤势确实严重,如果继续坚持下去,恐怕真的会如诸葛亮所言,凶多吉少。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周瑜最终决定听从诸葛亮的劝告,暂且退兵。虽然心有不甘,但他深知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道理。

经过一番内心的挣扎,周瑜最终无奈地说道:“传我命令,退兵!”

士兵们如释重负,纷纷开始撤退。而周瑜躺在担架上,望着天空,满心的不甘与无奈……

周瑜上书吴侯,说:“自己天命已尽,不能报效祖国,只能靠其它将士们齐心协力,早日完成大业。“

周瑜仰天长叹说道:“既生瑜,何生亮?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而亡,年仅三十六岁。

孙权收到周瑜的上书,顿时泪湿眼眶,悲痛不已。

“公瑾啊公瑾,东吴怎能失去你这中流砥柱!”孙权悲叹道。

朝堂之上,众臣也是一片哀伤,纷纷低头默哀,有的人甚至忍不住轻声啜泣起来。

鲁肃站出来说道:“主公,公瑾虽去,但他的遗志吾等定当铭记,必当齐心协力,为东吴大业鞠躬尽瘁!”

孙权抹去泪水,点头道:“诸位爱卿,当以公瑾为榜样,共图大业!”

周瑜病逝的消息传遍东吴,军民皆感悲痛。而在刘备军中,得知周瑜去世,诸葛亮也是感慨万千。

“公瑾一代英才,奈何英年早逝。”诸葛亮叹息道。他抬头望向天空,心中感慨万千。公瑾周瑜,这位与他惺惺相惜的对手,如今却已经离开了人世。

自周瑜离世后,东吴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孙权接过了周瑜留下的重担,带领着东吴的将领们继续前行。他们在悲痛中汲取力量,为了东吴的未来而不懈努力。

周瑜的葬礼在巴丘举行,庄重肃穆。孙权亲自率领众将士前来祭奠,每个人都怀着沉痛的心情。众将士们纷纷跪地痛哭,表达对周瑜的哀思之情。

诸葛亮站在远处,静静地观察着这一切。他夜观天象,发现一颗明亮的将星突然坠落。他微微一笑,自言自语道:“周瑜已死。”

刘备站在诸葛亮身旁,听到了他的话,不禁问道:“军师何以如此笃定?”

诸葛亮轻轻摇动手中的羽扇,回答道:“主公,此乃天象所示,定不会错。周瑜一死,孙刘之间的局势或许会有所变化,我们应当早作筹谋。”

刘备点了点头,表示赞同。他深知诸葛亮的智慧和洞察力,相信他的判断。于是,两人开始商议接下来的对策,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变化。

在东吴的葬礼现场,鲁肃站在周瑜的灵柩前,默默凝视着他的遗容。他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继承周瑜的志向,为东吴的繁荣和安宁竭尽全力。

与此同时,远在许昌的曹操也得到了周瑜去世的消息。他感到震惊和惋惜,但同时也意识到东吴的实力将会受到影响。曹操开始思考如何利用这个机会来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瑜已死的消息,大喜过望。

“此乃天助我也!”曹操抚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