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1章 家庭会议(1 / 1)

加入书签

杨真真拿出两盒点心,拆开面上的写着福字的红色封盖,又打开印着花的包装纸,里面是用油纸盖着的八块五颜六色的点心。四块圆的,四块方的,圆的圆润饱满,方的棱角分明。白的透着米香,粉的透着花气,绿的透着豆味,黄的沁着油珠儿,四周都是花纹图案,中间写着个红色的福字。

这哪是糕点,分明就是令人不忍下口的工艺品。

“爹,娘,大弟二妹小弟,都过来尝尝。”

“哎,都来吃吧,肉痛也得吃,这是县城兰桂坊的糕点,吃一个就当吃一百钱呢。”

杨真真暗笑,王氏连兰桂坊的价钱都知道,看来虽然吃不起,还是挺关注的。这一盒,可不就是一两银子。兰桂坊糕点平时卖的八百钱一盒,小年过后,涨到了一两银子。

“对了,今天你姐给你们过年钱和请你们吃点心的事情可不许去外面说,谁敢说我就撕了谁的嘴。”王氏拿起一块晶莹透明的米糕,下口之前不忘威胁所有人。

众人连连点头,这点朴素的利害关系他们还是知道的。

从古至今,都是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吃着入口滑糯的糕点,看着眼前五个眼睛闪闪发亮的亲人,杨真真开始口若悬河。在她的蓝图里,这五个人可都是生力军,是时候把他们动员起来了。

“爹,娘,我今天回来,除了跟你们一起吃顿饭,还有一个重要的事情要给你们说。”

五个人都停下吃的动作,睁大眼睛看向杨真真。

“咱家开个豆制品加工厂。”

“啥制品?啥加工厂?”杨松问道。

“就是用豆子做出各种吃食的作坊。”

刚进公司的时候,杨真真参加组织过一次某大型豆企的业务培训,那时记性好,又肯学,做啥培训都要把培训内容学一遍。杨真真也没想到,以前为工作而被迫懂得的应知应会,会成为可贵的知识储备,居然还有用上的一天。这不,豆腐、豆皮、豆棒、豆筋、豆豉、千张、豆腐脑的做法和味道,一股脑都在脑子里想往外蹦呢。

一夜密谈,老杨家做出以下决定:

一、作坊就设在老杨家前院,十五之后请人搭建一个简易工棚,费用预计五两银子。

二、尽早去村里石匠那里定制一个大点的石磨,费用预计三两银子。

三、去山上砍树枝和毛竹,制成晾晒杆。

四、购置二十个大簸箕,费用预计一两银子。

五、豆制品作坊的管事是杨虎,杨松和王氏在作坊里要听从杨虎指挥。

六、前期先学做豆皮,石磨到家后,杨真真亲自教学。

七、作坊营业后,杨松杨虎负责磨豆子做豆制品,王氏杨梅负责晾晒包装,杨豹负责记账。

杨真真还承诺,做好的成品由桃花庵包销,至于价格如何,等做出第一批豆制品,核算成本后再定价。商议定后,杨真真掏出十两银子给杨虎,用于支付前期所需的各项费用,并一再强调这是垫付,待作坊有了产出要先还给她。

当然,如果没有产出就不用还了。

听到杨真真说不赚钱就不用还,老杨家五个人都松了一口气。

初十一下午,杨虎来告诉杨真真,石磨做好了,已经搬回家了,让杨真真赶紧回去教做法。

杨真真这几天也没闲着,一直在盘算着桃仙山发展的事情。餐厅搭建在哪里?面积多大?费用多少?工期多长?需要购置多少桌椅板凳?三月初几开张?请哪些人来参加?需不需要剪彩?开张那天的禅豆宴菜谱怎么设定?需要请多少人帮忙?

本来准备同期开工的桃源寺膳房,杨真真决定暂时不开。产业兴庵,杨真真也是第一次做,她也不确定最终的自己是弄潮儿还是淹死者。桃花庵自己能做主,可以做这个试水人。

再说,桃源寺跟桃花庵不同,桃源寺本身的膳房里就有十来张桌子,具备正常的接待能力。如果以后桃源寺也想产业兴寺,等桃花庵成功了,参照桃花庵模式就行。

决定了暂时不管桃源寺,杨真真脑子里轻松了许多。虽然眼下的事情多且杂,但是又怎么能难倒女强人杨真真呢。

大年十五之后才能请到修房的工人,到三月还有一个多月,做个简单的餐厅,时间应该是够了。

请工人、买桌椅板凳这些,交给杨虎最好,但是杨虎又是老杨家豆制品作坊的管事,杨真真瞬间感到,能用的人才太少了。

一样一样来吧,先去老杨家,把素席最常用的豆皮教会了再说。

杨真真放下杂念,跟着杨虎又回到了上马村。

桌上放着的油炸馓子,说是村长家的回礼。村长?对了,村长管着四十多户两百多村民,对每家情况都了如指掌。放到前世,不就是妥妥的一个人力资源库么。

问他,准没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