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6(1 / 2)

加入书签

定决心选定了继承人, 可是一切都晚了。他不会想到自己忠心的臣子会背叛自己。】

嬴政看着天幕中奄奄一息最后咽气的自己,眉头紧锁,自己也算是亲眼目睹死壮的皇帝了。随即想起天音说胡亥继位是“天掉馅饼”,现在他明白何为“天掉馅饼”了!

扶苏是淳于越的学生,偏向儒家,对秦律法家一直以来多有微词,而且毫不掩饰自己的好恶。李斯是法家,一生都在践行商君之术,以法治国。扶苏继位之日,就是李斯退场之时,可以想象,如果扶苏真的继位了,十几年后,大秦将是儒家的天下。所以赵高能说动李斯,因为赵高是他亲自任命给胡亥的法学老师!胡亥继位,依旧会重用法家,李斯依然有用武之地。

所以赵高说动了李斯。

至于胡亥,说动他简直轻而易举。胡亥自幼丧母,极其信任身边的近臣。只要告诉胡亥将来扶苏继位,他就无法享受荣华富贵了,胡亥自然会同意谋逆。毕竟自己已经死了,除了赵高没有人能管束住他了。

蒙毅是坚定支持扶苏的人,而当时恰好被自己派到代郡祭祀去了,若当时蒙毅还在,定有能力阻止这三人!

可恨啊!

胡亥能上位成功真是天时地利人和齐全,少一样都不行。简直就是天要亡秦!

【赵高说动了李斯和胡亥,毁掉嬴政原来的诏令,同时发出一封矫诏,盖上始皇帝的贴身大印,发往上郡,斥责扶苏不孝,蒙恬不忠,勒令他们自尽。赵高,一个极具野心的阴谋家,他非常清楚,如果此时嬴政的死讯传出去,矫诏的事也会瞒不住,到时候扶苏、蒙氏兄弟以及朝堂上扶苏的支持者一定会向他们发难,于是赵高、李斯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利用嬴政的威望,不许任何人探视,在马车里装满咸鱼,用咸鱼的臭气掩盖尸气,继续前往北方巡察,做出嬴政还在世的假象。】

【沙丘,堪称帝王不幸之地,在这里,赵武灵王被饿死,秦始皇被咸鱼覆体。秦赵两国同祖同源,最有名气的君王死地死法都同样不堪。】

“陛,陛下,臣有罪……”李斯恨不得自己晕过去才好,无奈平日身体康健。他真的背叛了自己的君王……

嬴政回忆了一番咸鱼的味道,恶臭难耐,太膈应了!李斯背叛自己的事情另算,但被咸鱼覆体的仇一定要报!

【隋朝灭亡,杨广之错占七分,杨坚占三分。而秦朝灭亡,嬴政和胡亥的错应该均摊,各占三分!而嬴政的错处在于:秦朝作为华夏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他太特殊了,任何事物的第一个都是充满艰难曲折的。上数两千年,他能借鉴的东西少之又少。没有借鉴,意味着他要在黑夜里独自摸索出一条道路来,而他将看不到光明,甚至被遗忘。】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要么被唾骂,打下尘埃;要么被夸耀,捧上神坛。】

【秦朝的继承者汉朝之所以强大,除了历代君主百姓的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外,更重要的就是有一个失败的秦朝为他做了榜样,他完全继承了秦朝的政治制度,法治建设,他可以摸着秦朝这块石头过河,顺利到达对岸。所以,汉朝辉煌的功勋章一半应该属于秦朝。】

“要么被唾骂,打下尘埃;要么被夸耀,捧上神坛。”嬴政嗤笑一声,自己恐怕就是被唾骂的吧。毕竟大兴土木,劳民伤财,现在的齐地儒生已经把他骂得体无完肤了。他严格按照法家思想治国,对商君之道烂熟于心,所以秦国灭了六国,统一了华夏。

可慢慢他发现,商君之道不适合现在的秦国了。

他知道黔首怨声载道,知道民间疾苦,可他需要维持国家的稳定,所黔首们不能有余力,有余财。商君之术已经取得了相当宏伟的成果,如果没有神迹透露后世之事,他不会去质疑法家,更不会去质疑自己的措施。

这个汉朝,真是幸运啊。

——

刘邦听到天音夸赞自己的汉朝,也正色起来。

他四十多的时候见到秦始皇的游巡队伍,浩浩荡荡,威风凛凛,做梦都想享受一把。然后自己竟然真的成了皇帝,可成了皇帝才知道秦始皇也不容易,皇帝不是那么好当的。

虽然自己偶尔庆幸自己得到了怎么大的国家,还笑话过秦始皇要是知道是一个平民布衣夺了他的天下会怎么想,但更多的时候他也佩服秦始皇,也渴望成为他那样强大的君王。

【秦朝的问题太多了,首当其冲的就是继承制度。】

【从秦襄公开始到胡亥结束,一共32代君王,其中著名的秦献公、秦惠文王、秦昭襄王、秦庄襄王,包括嬴政等君主都曾经流落民间或者在他国为质,秦国外出为质子的公子在回国争夺继位权的时候甚至占据优势。秦国也没有严格的嫡长子继承制,所以秦文公、秦哀公都是传位孙子;秦宣公有子而不立,传位于弟。】

【嬴政与扶苏政见不合,将扶苏贬到上郡当监军,就显示除了矛盾的一点:既是对扶苏的失望,也是对扶苏寄予厚望。上郡是抵挡北方匈奴的大本营,蒙恬又与扶苏交好,手握三十万大军,还是帝国最强大的军队。如果嬴政没有让扶苏继位的心思,怎么可能然他去上郡,直接去巴蜀流放之地岂不是更好。一向强硬决然的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