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十七回绝户(1 / 2)

加入书签

灵堂上顿时乱作一团,外院操持丧礼的薛家一众亲戚听闻消息,皆是骇然色变,继而又各怀鬼胎起来。

薛家乃紫薇舍人薛公所创,经过百年变迁,共分八房,其中以薛蟠一房为长。如今薛蟠身死,加之无嗣,这一房财产自是成了无主之物,按着当朝律法,这些无主之物会按例分属其余七房,也就是所谓的绝户之财。

薛姨妈当然对这些亲戚的来意心知肚明,所以才迫切的希望王家来人,可最终的过来的却是一个妾,这怎能不让她心寒。

和王夫人一样,她也曾是王家的小姐,即便不如姐姐王夫人那般对王家帮助巨大,但是......

薛姨妈很是灰心,回顾半生,似乎自己大半的心血都付与儿子薛蟠和女儿宝钗,对于娘家的印象最清晰的莫过于这十二年。

十二年前,因宝钗才选一事,加之薛蟠在金陵犯了事,她决定举家迁往京城。可惜后来宝钗落选,兼得那年兄长升任九省统制,需奉旨出都查边,这才去了贾家。

姐妹多年不见,自然情深难抑,也正是那一年,见到了彼时年仅八岁的侄儿王攸。

又忆起元妃省亲时花团锦簇,烈火烹油之盛景仿佛就在昨日,也正是从那日起,金玉良缘便定了。

床前,郎中搭脉过后,摇了摇头,只叹息一声道:“此症乃大悲大恸大惧所致,气血翻涌入五脏,日夜损害,已有足月,骤逢丧子之痛,一并而发......”

“你只说能治还是不能治?”

众目睽睽之下,郎中仍是摇了摇头,只道是自己修行不到家,另请高明。此话一出,众人戚戚,感慨命数天定。

“宝钗......”

“妈,我在。我在,您可千万别......”宝钗早已哭成泪人,急忙宽慰道。

“我的儿,我的宝钗......”薛姨妈恋恋不舍的抓住宝钗的手,自感大限将至,又凄然望向探春身旁的王熙凤。凤姐忙拭去眼泪,心知姑母心中此刻挂念之人非她,而是王攸。

只是有些事她不能说,更做不得主,只点头应允道:“姑妈有什么话要我转达的,我一定转达便是。”

“务必找回宝玉,叫他好生照顾我的......”话音未落,气息已绝,撒手人寰,呜呼哀哉。

“妈!”宝钗凄厉的声音响彻整个院子,只见她扑在薛姨妈温凉的身子上大声呼喊,但无论如何,薛姨妈终究是魂归地府,享年五十有五。

外院闻得内院动静,藏在袖中紧攥的拳头和焦灼的心也随之松了下来,当下安排各家妇人进去收拢打点,不料却被王熙凤尽数打了出来。

“这是我们薛家的家事,轮不到你姓王的来管!”

“我认得你,你是贾家的琏二奶奶,贾家就是被你姓王的弄到家破人亡!”

“何必怕她,她如今哪里是什么二奶奶,听人说早在贾家抄家前,就因把在贾家多年敛的资财往娘家运被贾家给休了,一个弃妇罢了,否则那贾家的管家权如何会到宝丫头手里?”

“和她废什么话,叫宝丫头出来!”

“对,叫宝丫头出来!”众人齐声朝着内院的堂屋喊道,丝毫不顾及宝钗此刻糟糕透顶的心情,王熙凤本欲上前辩驳争吵两句,可瞧着面前这堆犹如饿狼一般眼泛绿光的人,心中直犯恶心。

原来人性竟如此相似,只是今时与彼刻,换了一波人罢了。

原先姓贾,如今姓薛。

“攸兄弟,你是不是早就料到了会有这么一日?”王熙凤不由想起那日在滕云斋王攸劝诫她的话,逐渐理解了王攸今日的做法。

薛家终与贾家不同,既然不同,那便不可能做到一视同仁,所以贾家名亡实存,而薛家则是名存实亡。

当王熙凤还沉浸在剖析这磅礴浩大的局势当中时,场间妇人们叫嚣的声音渐渐矮了下去,只因薛宝钗从屋内走了出来。

只她一人,一身白色孝服,犹如那高山山谷之中的一朵雪莲,孑然孤立。

仅仅三日,母兄接连去世,令她悲伤的同时,胸中也充斥着无穷愤怒,只是这股怒火不知该对谁发泄。

“待我将母亲和兄长的丧事办完,会给你们一个交代!”薛宝钗淡淡的撂下一句话,便又转身回了屋。

“宝...”一个妇人还想说话,却被身边之人给拽住了,后者只用眼神交流了一番,妇人立时便明白了要避其锋芒,从长计议的道理。

很快,院子里为之一清。

屋内,一众丫鬟正围在床前给薛姨妈擦拭身体,整理仪容,更换衣服,而探春则是歉意的看向宝钗,宝钗也知道她的歉意来自何处。

母亲临终遗言是要宝玉回来与自己长相厮守,只是她不知道的是宝玉写的那封休书自己曾看过,否则也不会顺了他的意,送他去洛阳。

“二嫂子请节哀。若是需要什么帮助,尽管开口......”

听着探春没有底气的宽心之言,宝钗苦涩道:“你不用宽我的心,我都明白,只是我要的是他亲口与我说,而不是如眼前这般藏着。”

探春一时哑口,心知无论宝钗口中的那个他指代的是哪个,作为与他二人亲近之人,都难辞其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