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十七章 铁蹄踏西域,西亚迎驰驱11(2 / 3)

加入书签

便径直南下回了趟家……

庞统的从父庞德公,为自家大侄儿寻了门亲事。

是以庞统将大散关交给张既打理之后,便休了个长假。

“士元,以我观之,如今凉州之胡人、汉人似乎相处尚可?胡、汉之间可有联姻之事?”

5胡乱华之后的民族大融合,实则便是通过胡、汉之间联姻实现的。

曾经不可1世的匈奴人,曾更加不可1世的鲜卑人,就这么被汉人先后同化。

至于李唐的突厥、回鹘,那就是另外1个故事了……

另外1个被汉人同化的故事。

所以说,5十6个民族5十6朵花,5十6个民族是1家。

胡、汉之间的羁绊,远比我们想象中要深刻得多。

刚刚成亲、已知联姻意义及作用的庞统,对胡、汉联姻之事深有感触。

“回主公,若非胡、汉之间普遍联姻,统又焉能居如此众多之民?

主公,凉州与并州不同,凉州地势平坦、河道纵横交错,旱、涝两季分明,是以较为适合耕种麦、蜀黍等耐旱之粮。

以是故,凉州胡人适宜易游牧为农耕,而胡人农耕需汉人指导,1来2去,凉州胡、汉之间极易联姻。

而并州又有不同。并州之胡人,难以易游牧为农耕。于此,统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庞统之言1针见血,是以赵旻听得连连颔首。

于是赵旻追问道:“士元,依你之言,凉州而今已然稳定?”

庞统失笑道:“主公,非也。凉州汉阳郡今确已稳定,却非凉州全境稳定。

主公应知,凉州今仍是胡人众而汉人寡,此局面1日不改,则凉州1日不安。”

庞统依然1针见血。

赵旻却叹道:“士元,实不相瞒,我曾考虑迁徙司隶之民至凉州,然则……”

如今大汉普天之下都缺民,赵旻要从何处迁民?

庞统含笑行礼。

“主公之美意,统已心领。统以为,主公仍应以迁徙胡人为主。并州胡人众多,主公不妨迁徙部分并州胡人至凉州。”

庞统这是红果果地挖阎柔墙脚。

所以赵旻哑然失笑。

“士元休要胡思乱想!并州亦乏屯田之民也。”

庞统犹不死心。

“主公,幽州胡人亦甚众,兼且胡人并无乡土情怀……”

庞统还想挖曹仁的墙角。

赵旻笑着摆摆手,打断了庞统的话。

“士元有所不知,幽州而今空有千里沃野,却无民耕种。”

诚然如此。

辽西郡燕山山脉与渤海之间,的确有千里沃野。

【作者题外话】:接着上1章继续为您说。

先主转军广陵海西,竺於是进妹於先主为夫人,奴客2千,金银货币以助军资;于时困匮,赖此复振。--《蜀书8糜竺传》

考虑彼时(196)备在下邳的家小已经沦陷,故糜夫人成婚时,地位无疑是“续弦正室”。

可怪之处就在此。

糜夫人无传,甚至在后妃传中都不见提及。仅在《糜竺传》中1笔带过。《3国志》中竟仅见1次。

可能性有2。其1是糜芳叛逃东吴,故糜夫人受累无载;其2是糜夫人未及生育便早亡,故无可记载。

竺见待甚隆,甚至被慰以“兄弟罪不相及”,因此夫人并非被糜芳连累而失载。

芳为南郡太守,与关羽共事,而私好携2,叛迎孙权,羽因覆败。竺面缚请罪,先主慰谕以兄弟罪不相及,崇待如初。--《蜀书8糜竺传》

可知,糜夫人是青年早逝,因此无载。

由于糜夫人仅见其名、却无任何相关记录,故无法明确断定死亡时间。

但卒年亦不难推测。有两个可能节点。

其1是建安3年(198)高顺攻小沛,其2是建安5年(200)刘备叛曹操。

高顺攻备,尽虏其家眷。以“吕布恶备”的描述看,糜氏很可能死在当时(198)。

先主还小沛,复合兵得万馀人。吕布恶之,自出兵攻先主。--《蜀书2先主传》

但同年曹操东征,与备共击布,“复得其家眷”;

因此糜夫人亦有生还可能。

建安4年(199)刘备借东征袁术的契机、叛于下邳。

翌年(200)曹操东征,虏其妻子。

此即所谓“先主数丧嫡室”。

糜夫人即使前年侥幸生还,此时也必定被杀。

先主数丧嫡室,(甘夫人)常摄内事。--《蜀书4后妃传》

当然,我始终认为,“虏其妻子”是1种春秋笔法。

因建安2年(197)曹操败于张绣后,痛定思痛,坚决贯彻“质押降将家属为质”的军事政策。

(曹)公谓诸将曰:“吾降张绣等,失不便取其质,以至於此。吾知所以败。诸卿观之,自今已后不复败矣。”--《魏书1武帝纪》

因此建安4年(199)刘备奉命东征时,其妻子家小必然留置许县。

其人绝不可能“携家眷出征”。

若如此,岂不是鼓励将领叛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