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九十三章 黯然削魂赋,古文运动出下(2 / 3)

加入书签

什么思想,能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思想,更积极、更仁爱?

也更符合当前的实际情况?

甚至可以说,赵旻若再不大力推动儒学、普及教育,那么5胡乱华是早晚的事儿!

玄学那些颓废的思想,清谈这种不正的妖风,只会让这个天下完犊子完得更快!

不管谁1统天下,若不解决这个根源问题,那么新王朝的国祚都不会太长!

您说红色?

呵呵。

在汉末3国以士族豪强为中坚、生产力极端低下的中古时代,那叫王莽乱政、黄巾之乱!

王莽均贫富的举措,带来的是什么后果?

王莽还不够红?

黄巾贼又是如何从义军变成的贼寇?

由于脚太小,若鞋子太大的话,那还不如不穿鞋、索性光着脚走路。

所以,在解决了安身立命的存亡问题后,赵旻便开始着手解决这个根源问题。

而如果新皇帝是赵旻亲儿子的话,那么赵旻更是有足够的信心和时间,将这个隐患彻底消弭。

这1切,都要从推动古文、振兴儒学做起。

万幸,先秦有1众大贤,前汉又有个叫董仲舒的,他们已为赵旻打下了坚实基础。

赵旻能想到的,荀彧除了5胡乱华之外,其余的基本上也都能想到。

所以,听得赵旻这1番话后,荀彧仅思忖片刻,便欣然颔首。

“阿旻所言甚是。自明皇帝时起,浮屠、黄老等杂学便如野草1般滋生蔓延,至桓灵2帝两次党锢至今,此学说已随清谈之风难以遏制。

某亦曾苦思解决之道,然终不可得也。只是,阿旻,推儒学真可遏制玄学乎?《论语》及经学,而今并非不兴也。”

赵旻颔首:“大人尽管放心。旻欲推行之道,乃儒学亚圣孟子之道也。”

孟子在汉末,地位在孔子、颜子、曾子、荀子等诸圣之下。

因为孟子重民轻君,不被统治阶级所喜。

尽管赵岐已经将孟子推为亚圣。

在历史长河中,使孟子逐渐被重视的重要推动者,恰恰是文起8代之衰的韩愈韩文公。

所以,1切的偶然,都是蓄谋已久的必然。

赵旻有信心、更有能力借抬高孟子之机,将亚圣孟子那不但积极、还讲究方法论的思想学说推而广之。

赵旻正欲详细解释,却见荀彧笑道:“某已知你意,故而以《原道》开篇也。”

赵旻顿生知己之感。

“知旻者,大人也。”

孟子的核心思想,几乎皆被韩文公《原道》1文所概括。

荀彧呵呵1笑:“阿旻,若你我可借此良机抖擞天下士人精神,何愁我皇汉不兴?”

言罢,荀彧收敛笑容,正色道:“阿旻,攻凉州前,尚需办妥1事。”

【作者题外话】:汉明帝刘庄朝,刘庄做了个梦后,心念1动之下,便有了摄摩腾、竺法兰骑白马带《4十2章经》进中原,遂有了洛阳白马寺。

此事说明两点问题:

1是丝绸之路至少在明帝时还畅通无阻;

2是明帝时东汉国力尚可,能养起佞佛之人。

佞佛之典范、梁武帝萧衍曾问达摩,其人修寺供养僧伽功德大不大,达摩淡淡道:实无功德。

萧衍所作所为,与现在那些迷信而不正信的佛教徒何其相似。

萧衍建寺分田,变相加剧了土地兼并、削减了自耕农的土地,何其残忍!

因倒行逆施、导致民不聊生之故,萧衍最后也没得善终。

这厮害的无数百姓冻饿而死,活该他本人被活活饿死!

何谓佞佛…云某举个最简单例子:

神特么能想到,北宋最大的地主居然是汴京大相国寺!

如今的嵩山少室山那啥啥,1个道理。

相比于3武1宗那粗暴残忍的灭佛运动,赵旻这种从思想、文化角度压制、引导佞佛愚行的做法,要文明有效许多。

黄老更不必提,5石散配玄学,毁了我华夏神州大好河山。

魏晋风骨,纯属狗屁!

能救这个时代的,还真不是《论语》,而是《孟子》。

本章那些名句,皆出自于《孟子》。

《孟子》之中,几乎皆为务实之方法论。

孟子地位抬升起来,的的确确是因为韩文公韩愈。

这几章绝对没有偏离主题。

在东汉这个士族当家、道德底线高、崇尚文化的时代,赵旻若1味攻伐…孙策就是他的下场。

更何况,赵旻要解决的,始终是士族演变为门阀、5胡乱华这两大隐患。

赵旻在这几章所做的1切,都是在消除这两大隐患。

避免士族向门阀转变的方法,是印书开蒙及3学制,从根源上解决士族知识垄断问题;

至于有效杜绝5胡乱华…这个,赵旻只能从1点1滴做起。

接着上1章,继续为您说。

上1章,咱们提到在魏明帝曹叡朝时,夏侯玄的宦海沉浮,这1章,咱们来看看夏侯玄在齐王曹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