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0章 失落迷茫(1 / 2)

加入书签

吕忆安的话音刚落,上官诚便接着说道:“陆宁,我原以为你是一个稳重且足智多谋之人,未曾料到你竟然会做出此等莽撞之事,让陈纪带着那三千人出城送死,即便不是你的指令,可你在城楼上看着,也应当及时阻止才对,为何要让事情演变成如今的局面呢?”

这话说得很冷,让本想开口替陆宁说两句好话的张瑞都不敢出声了。

陆宁多少有些生气了,心想自己殚精竭虑,甚至宁愿背负骂名也想保住望州,可这些人坐在厅堂上,连前线最基本的消息都不能及时的收听进来,反倒是在这里指手画脚……

想到这里,他也懒得解释了,干脆一屁股就坐到了旁边一张空椅子上,仰头望向二堂屋顶,目光中一片悲凉。

大夏朝能走到今天这般地步,想来跟这些做事死板,只想着钻营谋利,只想着如何逢迎上官,加官进爵,搜刮民财的官僚阶层有极大的关系。

他就是尽全力把九皇子裴华扶上位又能如何呢?

这天下终归是这些官僚们来治理的。

也许可以通过细心教导九皇子,让他勤政爱民,励精图治,花个几十年时间,将朝中的弊病全都清除掉,可几十年过去之后呢?

裴华还会是当初的裴华吗?

一个人在极权的位置上坐得久了,还会坚持他当初的信念和理想吗?

陆宁暗自摇头,他不是对裴华这个还未塑造三观的个体有怨念,而是对这个时代多少有些失望,也对自己那个萌芽状态的想法有些迷茫。

可是转而一想,自己既然已经在这里了,回又回不去,挣扎又觉得有些无力,也许只能入乡随俗,向现实低头。

可为啥特么的就这么不甘心呢?

是,他最初的想法无非就是让自己过得好一些,保住家里那几位对自己情深意重的女子,可随着最近几次的事情,尤其是裴华的意外出现,陈纪接手城防营等重大事项,让他看到了那么一丝改变这个世界的希望。

这一丝希望在这一刻轰然泯灭掉,要说他不失落是不可能的。

陆宁这种破罐子破摔的样子,彻底惹恼了上官诚,他猛地一拍桌子,大声喝斥道:“陆宁,你只是草民一个,见官不跪不过是因你有秀才功名在身,可也绝非是你无视规矩之依仗。”

听起来这是对陆宁擅自在官员面前坐下来之事不满了,事实上他指的是什么,在座的心里都有数。

要命的是,陆宁似乎根本就未听到上官诚这一句话,仍旧眼神空洞的望着屋顶。

吕忆安冷冷一笑,祭出了撒手锏:“上官大人可知前些日子在南城门左近被陆府护院杀掉的是何许人也?”

他的话让上官诚悚然一惊,对那些人的身份他早就有所怀疑了,他甚至查到了常五的身份,上一次公堂之上,不过是借着被北羌奸细一事,将此事掩盖了过去。

也利用此事,将城防营推给了陆宁。

大家你知我知谁也不提,就当没发生过此事。

可眼下吕忆安竟然把这件事情摆到了台面上来讲,他到底要做甚?上官诚不得不慎重对待了。

吕忆安是皇上在接到他的奏本后亲自任命的知府,有直接上书朝廷的权力,即便是他这个巡察御史也不可能将事情压下来。

但他仍旧装作不知道的样子,深深地看了一眼吕忆安,问道:“吕大人,那些人是何身份,不是早有定论了吗?乃是北羌奸细!”

这其实也是在提醒吕忆安在此多事之秋,不要再添乱了。

吕忆安却根本就没想着按他的意思走,“据下官所查,那些人中,主事的名为常五,乃是三皇子门下潘承之人,如此一来,这陆宁便有参与朝中争储之嫌,上官大人,此事若传出去,可于大局不利!”

他这些话让上官诚的呼吸都停顿了好一会儿,就感觉脑袋里嗡嗡直响。

朝中争储之事一向是在潜水之中进行的,谁也不敢提到明面上来,因为毕竟还有一个太子存在,即便不受圣上看重,那也是他亲自封的。

谁若敢提废掉太子,便是往皇帝脸上吐口水一般了。

因而,大家都知道圣上默认了三皇子和四皇子暗地里较劲,可有些话,谁都没有在明面上提出来。

这个吕忆安胆子这么大,莫非他是哪一位皇子的人不成?

上官诚心中警惕了很多。

他更知道如果吕忆安把这件事情写成奏本送到皇上面前,别说是陆宁,就算是他这个巡察御史都可能都要落得个罢官去职的结果,这还是最轻的,更重一些,他不敢想下去了。

陆宁也终于回过神来了,他微笑着看向吕忆安,却是一句话都没有说。

急得旁边的张瑞都憋红了脸,这种场合下,他以同知的身份,实在是说不上话,更不能直接替陆宁辩解,不然有可能好心办坏事,让陆宁的罪责更重。

所以,他只能干着急,只能寄希望于上官诚,想他会不会看在陆宁清除北羌奸细的份上饶过他一回。

上官诚也想饶过陆宁,对这个年轻人他始终都是非常欣赏的,甚至都动过将自己唯一的妹妹许配给他,后来事情过多,也就不了了之了。

只是眼下自己被吕忆安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