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零三章 俏寡妇上轿(1 / 2)

加入书签

十月初八,宜婚嫁,是刘二女再婚的日子,也是这个月唯二的黄道吉日之一。

剩下的那个还得等到二十六,小五房的张知少抢先选了。

——一来反正已经迟了好几个月,也就不在乎这十天半个月了的。

二来小五房想先看看刘二女的婚事的规格,若有不及他们也好有个准备。

要不然,难道他们这头婚的还不如你一个二嫁的?

这说出去是好说呀,还是好听?

尤其两个新郎官儿,还是亲堂兄弟。

这种对比想不让人注意都难。

因为是一家,也不用随着母亲迁移地方。张家善夫妇又怕张伯书眼看亲娘再嫁不适应,便提前一天将他接回去了。

是以,屋子里端坐在炕上,一身崭新的婚服,难得打扮一新的刘二女还算自在。

再兼刘王氏陪着她。

虽然刘王氏是个寡妇,这种场合儿得避嫌。可反过来说,谁让她是刘二女的亲娘。

这种场合,母女俩向来有私房话说。

反倒是刘东、石舅妈出面挑了大梁,屋里屋外的来回招呼亲戚朋友。

一时,有亲戚进来了。

母女俩顿时停住话头,刘二女不好移动,刘王氏赶紧站起来招呼客人。

这时,只有有点数的人,当然不会给主家泼冷水,说难听话。

‘花花轿子有人抬’,众人争相说好听话,凑趣的正热闹:

“新郎官来了!接亲的来了!”

屋外,不知是谁大声叫唤了几声。

屋里人立时精神一震。

有当即跑出去看新郎的。

有心不在焉,伸着脖子看,支愣着耳朵听的。

还有突然间正襟危坐的。

总之,好像突然间,大家刚才的热情忽然都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刘二女很紧张。

虽然她这是二嫁,算是有过经验,但不知怎么着,好像这回比第一次还紧张。

刘王氏心里忍不住一紧。

别看这门亲事,刘二女好像天时地理人和都占了,可她还是止不住的担心。

——既怕她以后过得不好,毕竟没发生的事儿,谁也说不准。

那时可怎么办?

又担心刘二女有没有那本事,在张知劲身边吃不吃的开。

若吃不开?

这时的规矩,吃亏的还是刘二女。

——其实她刚才就担心了。但这不是刘二女没离开吗?如今正主来了……

“伯娘!”

本家的一个年轻后辈急急忙忙的跑进来,在门口儿的女眷躲避不及,两方差点儿撞上。

“瞎了你的狗眼了?赶着回去等你娘生孩子呢?”

有性子急的已骂开了。

小后辈被骂又气又急,想辩解吧?

都是相识亲戚,再说自古好男不和女斗。

不辩解吧?

对方骂的实在太难听了。

他的嘴张张合合,还还没说出个四五六来,外边突然传来了一阵喧哗的声音。

这一下把他惊醒了,立马大声禀报。

“伯娘,根伯和刘南哥在外边儿,死劲拦着新郎官儿,要进门儿钱呢。”

根伯大名刘树根,是刘二女的娘家堂伯。

刘南是他的独子。

两家很有些恩怨:

当年,刘二女的亲爹遇害后,她们母子几个就被怒气冲冲地老祖母迁怒之下赶出了家门。

本来,这不过是刘老祖母一气之下的做事,时间长了,刘老祖母气消了,他们迟早还能回去。

谁让儿子就留了刘二女这点血脉?

可刘树根看上他们这房的产业了。

便一边儿在刘老祖母面前极近挑拨造谣,一边儿又格外巴结讨好她。

——结果致使刘老祖母对刘二女她们母子越来越仇视,硬是让她们在外面讨了十几年饭。

最后,要不是刘老祖母太能活,刘树根他们到底没做到有始有终、临到头露出了马脚,如今刘家这些产业,还到不了刘东的手里呢。

有这些前因在,两房人不是仇家也好不到哪里去。

以往,要不是念着本家人太少,老辈们不会同意两家断亲,两家早不来往了。

刘二女这回出嫁也根本不会请他们。

可惜,就像世上没有后悔药一样,世上也没有如果。

他们还是来了。

不仅来了,昨天还就刘二女出嫁的规矩说教批评了一通。

比如一般二婚的,就没有这么张扬的,都比别人头婚还热闹。

有那么些钱,也不知道接济接济亲戚。

又说什么好女不二嫁。

有这么好的亲事,怎么不介绍给亲戚?他们家好几位没嫁人的闺女呢,不比刘二女这个二嫁的强?

还有刘东,光抢好处呢。

这么多年也不过生了一个丫头片子,还不知道能不能养大。

要那么多产业干啥?用村里的话说,那就是占着茅坑不拉屎。

……

只把刘二女一家人编排的,人人气的够呛。

本着你被狗咬啦,总不能朝狗咬回去的念头,好不容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