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十六章 礼轻情意重(1 / 2)

加入书签

刘二女默默无言,一时语塞。

刘王氏恨铁不成钢:

“你说你从小跟着俺要饭,不是啥没经过事的人,你的心咋还那么软?

俺问你,你到时候拿啥借口送礼?你婆婆要知道你单送一份礼,她能绕得了你?你是还没被收刮够不是?”

刘二女张口结舌,羞愧难当。

厢房里,石舅妈也在抱怨:

“咱妹子也不知道咋想的,亲家大伯家的孙子摔伤了跟她有啥关系?这就是赶巧了。用得着啥都揽在自个身上?这不是没事找事嘛。”

刘东笑着哄道:

“看你气的,小心伤着身子,俺不心疼孩子,俺也心疼你呀。”

他一笑,脸上皮包骨头越发突出,整个人显得更加难看了三分。

石舅妈并不嫌弃,反而被哄高兴了。

刘东这才慢悠悠的说了自己的看法:

“女,心太软。俺倒是希望她心硬点,至少她婆婆不敢像现在这样欺负她。”

石舅妈“哼”了两声,反驳:

“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张家可没分家呢,一般有啥红白喜事人情走动,都是当家的出一份礼罢了。现在被她这么一搞,俺别的不心疼,就心疼伯书会受委屈。

气死俺了,俺去灶房待会。”

说着,她气冲冲地撩门帘出去了。

刘东摇摇头,回到正房。

只听母亲的声音响起:

“俺给你出个主意,你就说是俺们家听说亲家大伯家的事,照得礼。”

“娘”

刘二女跪下,头埋在刘王氏的膝盖上痛哭。

时下送礼,亲朋好友送的那是光明正大,毕竟以后总能还回去,有来有往,才是亲戚。

若这次是刘老五夫妇伤了或是生病,那上门探望天经地义,再不成张家元夫妇也勉强搭上点边儿。

可如今却是别房的子孙,这几十年因着兵荒马乱的,大家伙儿生活不容易,这十里八乡的礼数都不约而同的轻了不少。

比如满月时,以前送白面八斤,如今换成粗粮八斤。或者家中老人去世,以前五服内都得穿孝,如今好多改成三服。

像如今张金宝受伤,刘家根本不须探望。你倘若多礼,不厚道的人反而背后会说你巴结,狗腿子什么的。

刘王氏再嫁过,也讨过饭,但她并没有破罐子破摔,反而比其他人有骨气,这也让街坊四邻称颂有加。

如今,她却为了女儿做让人戳脊梁骨的事,怎能不让刘二女感动?

她失声痛哭道:

“娘,俺不送了。俺不能让人说你。俺”

“别哭了,多大个人,有啥大不了的?谁家当大的不是为了儿孙活着?你若真觉得对不起俺,回头好好想想怎么立起来。

女婿去了,俺倒有心让你改嫁,可你这脾性,就怕再找一家过得还不如现在呢。索性你还要守孝,慢慢捉摸不迟。”

说罢,刘王氏无奈的对刘东命令:

“快把女扶起来。”

又指指炕桌上放的粗布钱袋,吩咐:

“一会儿你陪她去街上买东西去,好不容易送一回,别省!俺回里屋躺躺,俺骨头硬,最受不得人哭。

这天儿,没日头就不能过了,女也不用再回来,你干脆把女送到山上。”

院子里,兄妹两人一露头,只见石舅妈靠墙立着。

刘二女红着眼眶,汗颜无地的轻声叫了声“嫂”。

石舅妈翻了个白眼,语气冲冲地:

“你跟俺来!”

说完,一甩袖子进灶房里等着了。

刘东心里“咯噔”一声,面上勉强戴着笑,安慰:

“没事,你嫂子就那样,刀子嘴豆腐心,你先等等,俺去看看。”

刘二女轻声应了声“好”,她小声的嘱托:

“要是,你把荷包先给嫂子。”

“好,俺知道了。”

刘东心里七上八下的,他迈着沉重的步伐一进厨房,脑子立马懵了。

好半天,他回过神来,激动的问:

“媳妇儿,这,你这是?”

“这是给他们娘俩私下里开小灶的,这是俺买绣品攒的,不多,算俺的一片心意吧。”

石舅妈事做的好,语气却阴阳怪气的。

刘东不可置信地看着地上的荆条编的小圆篓。

里面放着:

两三斤小米,十来斤玉米面,一斤白面,六七斤红薯,一颗大白菜,一小罐子咸菜,三个成年人人手大的粗粮窝子,最上面一个精致金鱼戏荷的荷包栩栩如生。

“媳妇儿,这,要不小米别给了,你坐月子时用的着呢。”

刘东讨好道。

石舅妈眉毛一竖,厉声喝道:

“滚!俺就缺那点米?你咋不给俺买点新的?

要不是看在伯书的份上,你看俺搭理不搭理她。你告诉她,这是俺为他们娘俩准备的,是让他们补身子用的。

养的白胖点,省的人说咱家养不起姑娘。

若让俺知道她又把东西上供给家里那老虔婆,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你看俺饶得了谁。”

刘东吓的抱头窜鼠,连连答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