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4章 符文电池(1 / 2)

加入书签

这一年对我来说意义非凡,因为我们汉中势力终于统一了祖国的半壁山河,这让我感到无比自豪。然而,更令人高兴的是,我的爷爷和大哥都成功地完成了筑基,成为了强大的修士。当然,还有一件最为重要的事情——大哥在与爷爷一同研究雷电符文时,凭借他对现代物理学的了解,意外地发现了一些符文组合可以储存电能。经过大半年的努力研究,他们终于成功制作出了符文蓄电池。大家都清楚,电气化引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而现在,符文蓄电的诞生则开启了符文科技时代。因此,1926年被道教界誉为符文科技元年。

制作符篆蓄电池,当然是材料坚硬韧性高的最好,硬度越高,制作出来的电池就越耐用,好的材料制作出来的符篆电池,理论上可以使用几百上千年,但相应的制作难度就越大,对刻刀和符师的精神力消耗也就越大。需要更高等级的符师才可以制作出来。

得到大哥和爷爷发现划时代的东西后,张荣宇,大哥和爷爷又经过上万次的实验,最后找到了最合适的制作符文电池的材料,那就是纯铜,也就是红铜紫铜。

紫铜,是工业纯铜。因其具有玫瑰红色,表面形成氧化膜后呈紫色,故一般称为紫铜,也称红铜。紫铜的电导率和热导率仅次于银,广泛用于制作导电、导热器材。紫铜在大气、海水和某些非氧化性酸(盐酸、稀硫酸)、碱、盐溶液及多种有机酸(醋酸、柠檬酸)中,有良好的耐蚀性,用于化学工业。另外,紫铜有良好的焊接性,可经冷、热塑性加工制成各种半成品和成品。

研究之后得出的结果是,使用长10厘米,宽10厘米,厚3毫米的紫铜是最合适的。这个时空的神州到处都缺铜,经过远古青铜器时代对铜的消耗,神州大地可以说是缺铜贫铜的地方。再加上使用铜钱作为货币,上千年的时间里面,消耗了大量的铜。

神州制作精密的铜币大量外流。别的国家制作不出这么精美的铜币之后,就直接使用金银来神州兑换铜币,将兑换来的铜币拿到本国来使用,当做本国的货币。这也是铜币外流的主要原因。

后世的科技那么发达,像铜这种关键性的金属原材料,每年需要消耗800万吨,而国内的产量只有100万吨。每年都需要大量从别的地方进口650万吨以上。才可以满足国家对铜的需求和消耗。

铜在工业性社会,使用十分的广泛。小到货币,电线,子弹外壳,水壶。大到炮弹外壳,轮船螺旋桨,大型水力发电机等等。

国内购买不到铜,更没有像样的铜加工企业。张荣宇只好又去了北美的漂亮国,找到了一家卖铜的公司,订购了100万片自己需要的长度,宽度和厚度的紫铜片。另外还购买了一些金刚石的刻刀和钨钢的刻刀,还有纯铜的家用电线和水管,水龙头。打算后期在山顶的水库边上修建一栋别墅,多看看玄黄界的田园风光。以后研究符篆也有一个固定的安静的地方不是吗?这栋别墅也可以是自己的一个符篆工作室。

山脚下也修了几栋别墅,暂时没想好要怎么使用。建好后也没有装修,就空置在那里。本来是打算以后给天师府在这里耕种的人使用的,现在有了黄巾力士,就没有这种需要了。

建房子的事情交给黄巾力士去办就好了,交代好黄巾力士后,张继先又运来了花岗岩,让黄巾力士在选好的地方,建造一栋双层的中式风格的别墅。别墅选择还是坐北朝南,在这个小山丘连接后面大山的连接点。往前100米不到就是山顶的水库。风景比较好,在二楼可以看到整个农场。

房子修好后再修调水泥的公路,路旁修排水渠,山顶上水库的水,可以通过排水渠,流淌到山下的农田中去,这样农田灌溉的最后一公里路也解决了。

张荣宇将采购好的铜片放到仓库里面后,自己取出了一小箱1000片紫铜铜片,回到了玄黄界的中央山脉的,这次进入了天师殿,找来了一套桌子椅子,打算在这里制作符篆蓄电池。

有了完整的传承就是不一样,张荣宇只制作了十来次,就成功地制作出了第一块符篆蓄电池板。拿到水电站测试了下,一块电池板就可以储存1万度的电。张荣宇随后又制作出了9个同样的符篆电池板。

再烧制了一些小的陶器隔垫后,又找来木板,制作出了第一个符篆蓄电池。这是一个长宽高15厘米的正方形,重量不到500克,一次性可以储存10万度的电能。

张荣宇继续改进符篆蓄电池,选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封装。经过多次实验之后,在景德镇订制了一批陶瓷隔垫,封装外壳改用了双层,最里面是铝合金片,最外层是橡胶。铝合金片上加入了防拆卸破坏符文,只要破坏打开铝合金层,完整的符文被破坏后,电池里面的电能就会瞬间被释放出来,在烧毁里面的铜片的同时,也会释放出区大的电磁能,对附近的电力设配产生破坏。

张荣宇试了下,因为外层是橡胶的,在百米高的地方抛下,都不会破坏里面的电池。所以说,一般不是人为的故意破坏,电池还是很安全的。使用外层橡胶的目的,也是为了让电池更加的安全。这样改进下来,一套电池的重量还只有800克左右。

这整套电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