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三十五章 张和的震惊(1 / 2)

加入书签

秦淮河水安静地流淌,乌篷船时不时穿河而过。

朱元璋抬脚,拾阶而上,站在莲花桥上,对身旁喘息不定的刘基问:“你见了顾正臣两次了,对他有何印象?”

刘基毕竟年纪大了,加上身体有些不适,走一段路需要休息下,见朱元璋问话,深吸了两口气调整气息,轻声道:“陛下,臣自句容见顾知县,发现此人是少有之奇才,其心思活络,做事善出奇招,非寻常人可比。今日再见,发现还是小看了他,他对事洞察之深远,令人惊叹。”

朱元璋听后没有说话,沉默良久,才开口问:“顾正臣善出奇招,朕早就领略到了。只是伯温啊,你认为顾正臣身后有没有人,亦或者说,是谁教导出了如此优秀的弟子,学问一道,总有渊源吧。”

刘基内心悚然。

听得出来,皇帝对顾正臣也并非完全信任,甚至在追问此人学问来历。

刘基想了想,知道接下来的回答很可能会影响顾正臣的未来,想到顾正臣拒绝让自己的儿子当他的幕僚师爷,拒绝帮自己一把,心头应是不喜此人。

可刘基与顾正臣着实没有什么仇怨,加上对此人兴趣颇多,甚至亲自跑来观礼,不也是想试着抓住这个“变数”寻一线生机?

刘基淡然一笑,道:“古往今来,总有一些奇怪之人隐遁于山水之间,却有弟子出世效力朝廷。如给了张良天书的黄石公,汉高祖所用是张良

而不非黄石公。恩师是谁,似无紧要。只要顾正臣是陛下的臣子,顺从陛下,忠于陛下,那就足够了。”

朱元璋听闻之后,连连点头。

一直挂在心头的事,总算是释然了,不管是检校报上来的“马德草”还是顾正臣口中的“游方之人”,都不重要了。

正如刘伯温所言,汉高祖用的是张良,可不是黄石公。

虽说不能将顾正臣比作张良,但奇才之人归于麾下,效力朝廷,这就足够了。

朱元璋呵呵笑了笑,一身轻松看向刘基:“倒是你,看着身子骨更弱了,要不要朕派太医瞧瞧?”

刘基感动之余婉拒道:“臣不过是老了,已非寻常药石可医。”

朱元璋见刘基有些病态,哀叹一声:“跟着咱打江山的时候,你可也是鞍前马后、效力有方,朕知你功劳,只是你也有过错在身,看你如此,咱心也有些不快,这样吧,恢复了你的俸禄,好好待在金陵,莫要招出什么事端。”

刘基自是谢恩。

成贤街。

张和前面走着,后面小贩挑着担子跟着,至张府门口,小贩将担子里的两只鸡、两只鹅、五斤羊肉、二十斤猪肉拿了出来。

刚想敲门,门已打开。

顾青青从门里走了出来,迎面看到张和,笑着行礼:“张伯伯。”

张希婉见父亲回来,连忙迎上前。

张和吩咐仆人拿钱结过账,对帮忙提着肉的顾青青说:“今日就莫要回去了,我吩咐仆人做顿好的

。”

顾青青笑着回道:“谢过张伯伯,只是不巧,今日我哥哥收弟子,晚点我还需要回去。”

张希婉连忙对张和说:“父亲,青青是来送腊肉的,说是束脩收了不少,顾母让送来,女儿推辞不过……”

张和也没有客气:“那就收下吧,等咱们这些腊肉做出来,送一些过去。青丫头,我记得你说起过,你哥哥不过弱冠之龄,如此年轻就收弟子,可见你哥哥是有些学问的。”

顾青青颇有些骄傲:“我哥哥是最聪明的人。”

张希婉嘴角含笑,见父亲心情不错,趁机说:“父亲,青青邀女儿在腊八时去天界寺祈福,不知可否?”

张和没有反对:“腊八节,倒也快了。自从来金陵,你都没好好出门一趟,既然有青丫头陪着,那就去吧,只是黄昏之前需回到家中……”

顾青青见张和又开始絮叨,连忙说:“张伯伯放心就是,到时我给哥哥要个护卫。”

张和顿时不说话了。

顾正臣的护卫是什么样子张和不知道,但金陵盛传,顾正臣一个护卫打走了平凉侯七八个护卫,顾正臣甚至跑到应天府打起官司,过程是什么不知道,结果却很明显,顾正臣依旧活蹦乱跳,费强断了两条腿。

顾正臣,非寻常之人,这是张和的判断。

张和似乎想到了什么,对顾青青说:“前一阵子,诚意伯到过弘文馆,说起过你哥哥,称其有奇才,是成大器之人。待你

哥哥空暇时,不妨让他送张拜帖过来。”

“好啊。”

顾青青高兴不已,看了一眼脸色有些泛红的张希婉,又对张和说:“张伯伯,到时我也来看你。”

张和没细想,点头答应下来。

即将进入腊月,自然需要做腊酒、腊月。

顾青青刚走,吴琳便敲开了张府的门,至书房中,吴琳享受着温暖,看了一眼房屋里的新式暖炉,道:“你就不怕有人借此弹劾你,一个弘文馆学士,用这炭炉着实有些破家。”

张和无奈地指了指炉子:“上面写着呢,顾青青所赠,谁若弹劾,最好是将这一行字看个清楚再弹劾。”

“顾青青,这似是个女子之名,你该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