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一十章 :论道争锋·各损其道(1 / 2)

加入书签

随即,比干道:“此番论道,就以治国为题,此国,为九国……九牧何时收复九国,让九国上至权贵,下至庶民皆心服于汝,那方才是大道。”

“不知九牧可敢应接?”

比干目光流转精光,又设下一限制,道:“若是九牧无解此题,不得踏足大商。”

“轰隆!”大商天命响应。

所谓踏足,并非是肉身前往大商之地,而是说天命不再入大商,不可再借助大商之天来占卜天命。

而大商天命响应,也是一种规矩。

九青以规矩,让比干等氏族无可阻止九青为九牧,成为九国首领,那比干也非愚笨,身为王叔,历经三朝,身居高位数十载,自然也能以大商之天,来规矩九青。

此时,大商天命已经响应,不管九青是否应下,那只要九青成为九国的首领,这道规矩将立即实行,那时九青就与大商之天产生隔阂,无法借助大商之天来进行占卜,也难以攀登圣人之位。

对此,九青蹙眉,这比干七窍玲珑心,果当棘手!

随即,比干抬手,从腰间的玉带钩中,取出一方归图,这是比干的乐者之道,直通他此时的上位圣人之位。

“若是九牧敢接,不踏足大商,那老夫愿添此筹码,不论输赢,即归九牧。”

这方归图飞入半空,落至那朵白莲之侧。

九青目光一动,心中有感,此物重要……可封神,以造人之道,可为他造出一位站在他之阵营的上位圣人来。

这一次比干所言的不踏足,却是实打实的肉身不踏足,也就是不带九国之兵,进入大商。

九青心思一动,就明白大商妹都的氏族们,已经与比干通过气了,这分明是缓兵之计,让比干拖住九青,好给那些氏族破局之法。

或者迁都,离开妹都,或是增加屏障,固守妹都;其都需要时间,遂才有了今日比干的一阻,不然比干也不会出现在邢城;大胜当前,比干应当是在北地北海,镇压祸乱,好早日班师回朝才对。

可见北海祸乱在比干等氏族眼中,比不上九青入主九国啊!

这比干所忠的大商,是何大商,可见一斑。

九青笑着,手心中,缓缓流出一点鲜血,飞入半空,形成一道血线,缠绕在那方归图上。

我之归图,岂是他人可轻易见之。

比干能拿出自己的归图,倒是清楚得很,他们已经没有多少利益可以打动九青,唯有威胁与圣人之道。

先是以大商之天阻隔九青登顶圣人的道路。

又拿出自己的圣人之道,来诱惑九青。

这个比干……

果决至极,敢于取舍冒险,又不失老练,让九青一时间进退皆不利,让大商氏族有了喘息之机。

可不管如何,这一切的争端皆在暗处,即使九青接下了这圣人之物,承诺在不解决九国之前,不踏足大商,那些氏族亦不会安心。

迁都或固都之事,只会加快脚步,绝不会停止。

“既然比干王叔愿添彩,那吾也添上一添。”

一块寻常玉石,出现在九青手中,随后又浮空而上,落至白莲与比干归图之侧。

比干蹙眉。

就听九青言:“君子如玉,比干王叔能与吾坐下论道,而非战场兵戎相见,可知比干王叔心中有君子之心,如此,君子当守其诺言。”

如此言说,比干才松了松眉头。

不然他拿出自己的圣人之道,而九青却只拿出一块寻常玉石相对,如此贬之,传言出去,岂不成了笑料。

可九青之后之言,却让比干盛怒。

九青道:“七孔之埙,犹如七窍玲珑之心。”

九青指向比干的道器。

“这埙,唯有以手高高捧起,嘴吹埙之上口,十指堵其余之口,起起落落,控在手中,方能奏响天籁,展示乐者之伟。”

“可七窍玲珑之心,一旦嘴吹气,手堵之,控之……可还能自在?”

“不知……王叔举起此器后,可还能放下,还一个自在。”

七窍玲珑,本是指灵巧智者。

可九青之言,分明是说比干聪明反被聪明误,七窍玲珑之道,只会让其如这埙一般——

唯有高高捧起,不断操控才能吹奏而鸣。

太过重权,亦被权势所掌控,就如同堵住埙的孔眼,自瞎自己的七窍玲珑心。

若是能放下,或许才能真的得道。

……

“汝是何意!”比干怒色起,可也没有真的动作。

九青笑之,方才比干给他添堵,他自然也要给比干添堵。

“此番论道,王叔已经为吾出题,那也当吾为王叔出题……就以止战为题,此战……王叔何时平定北地,让北地之海无波涛,让北地之山无起伏,那方才是利商。”

“不知王叔可敢应接?”

“若是王叔无解此题,不得踏足大商。”

闻言,比干哼笑一声,道:“吾即将大胜归朝,九牧之题,怕是简单了。”

虽是如此说,但比干手指一点鲜血飞出,飞至白莲、玉石以及归图上,与九青的那根血线缠绕,化作一方血池盟誓。

血池,契约之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