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章 大米都三十文一斤了(1 / 2)

加入书签

村长四十多岁,他的身边站着两个官差,一人手里拿着秤,一人手里提着铜锣,两人的脚边还堆放了不少的布袋。

铜锣声一响起,嘈杂的晒谷场上顿时安静了下来,村民们的脸上个个凝重不已,纷纷忐忑着。

“我昨儿个就通知过村长了,想来大家心里也有数了,有粮的交粮,按人头算,一人一斤大米,没大米的糙米一人五斤,杂粮也算。没粮的交银钱抵过,一人三十文,这也是现在粮价的行情。”

“什么?!大米都三十文一斤了?”

官差话落,人群中有人忍不住惊呼出声。

或许是太震惊,毕竟之前大米也就五文钱一斤而已,谁知这才几天的时间啊,都长了数倍了。

而且按照惯例,官差口中的大米还都指的是品相最差的,品相稍微好点的,那得长得什么天价?

虽然一个人头才三十文,但对于这些庄户人家来说,本就没什么经济收入的他们,地里刨点吃食,能不饿死就算了,哪里还有余粮换银钱?

更何况这年代,家家户户最不缺的就是人丁,这一家子下来,那得交多少啊?

“喊什么喊?想现场吃板子不成?三十文你们还嫌多,那我们就过两日来收,到时候长到五十文或是八十文也说不定。真是的,都什么光景了,一个个的心里没点数吗?县太爷也没多收你们的,这都是上面下达的命令。赶紧儿的,一个个的东西交上,我们还得去下一个村呢!”

这点赋税若是换作往年,也不算什么,就算是格外增收,大不了各家各户再勒紧一下裤腰带,也能挺过去。

但现在的大桥村,经过这两年,家家户户好些人家,早快揭不开锅了。

但碍于官家的威压,没人敢说什么,即便是家里仅剩不多的粮食,各家各户也得拿出来凑上。

最终,还是有几户人家,银钱筹不够不说,粮也拿不出来,官差给他们宽限三天,说是三天后交不出来,那就只有用人去顶赋税了。

毕竟这光景,朝廷也需要壮丁,不管是开河挖渠,还是上战场杀敌做苦力,作为舞朝的百姓,总得出一份力。

等两名官员带着粮食银钱一走,整个大桥村都陷入了低迷的气氛中。

特别是那几户没交上粮的人家,已经绝望的当场坐在地上,大哭起来。

“我看大家伙儿还是想想办法,有余钱的赶紧去镇上屯粮吧,今年这雨大概是不会下了,地里的庄稼也是指望不上了。还有,我这村长也是没用,大家看看能不能借点银钱,帮帮这几户交不上税的,毕竟大家都是一个村的,到时候他们家被拉去当壮丁,家里更是没活路了。”

村长叹息了一声,望着在人群中哭的人家,也是有心无力,只得煽动大家一起想办法。

“都什么光景了,就算有余钱,那也得去买粮食囤着,村长和大家伙儿也别怪我们这些乡亲们冷血,毕竟若是帮了你们,我们这些人自己家人,也过不去这个冬。”

王屠夫的媳妇云香秋在村长话落,当即不满的就在人群中叫喊到,随后就有人立马附和,纷纷都表示现在,他们连自己家都顾及不了,哪里可能帮这些人?

村长无奈,拿出了一个钱袋子,“罢了,我家能拿出二百文,作为村长,我先表率,若是大家能帮的,就帮帮吧,倘若真的等到干旱到大家伙儿都要去逃荒时,我们一个村的,也该更团结才是。”

村长这一出整得,那几户交不上税的人家,更是直接跪在了地上,对着村长和众人就磕起了头来。

看着这样的一幕,最难受的莫过于秦羿安了。

他默默的握紧了拳头,心里自责不已。

而也没人能懂,他此时内心的感受。

“村长,他们十几口人家的粮食,我来给。”

秦羿安说完,转身就走出了人群。

或许别人会骂他烂好心,可也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现在的舞朝百姓的生活,不是他想看到的,更不是他的父亲、祖父想要看到的。

更何况这些人里,还有一户人家的儿子,曾在战场上帮自己挡过刀。

“秦羿安!”

秦羿安这前脚刚走出晒谷场,身后忽然传来一道怒吼的声音将他喊住。

秦羿安顿住脚,不等他转身,身后一个妇人就带着一个汉子,还有两个男子一个姑娘冲到了他的跟前。

“二叔、二婶。”

来人正是秦羿安的二叔一家子,看到他们,秦羿安微微蹙起了眉头,似也知道他们想要说什么了。

“秦羿安你还真是个大善人呢,十几口人家多少粮食,你知道吗?你,你要气死我们不成?有那一百多斤粮食,你还不如留着,你家可还有三个弟弟要养活,现在镇上的活儿也丢了,秦湘还得吃药,你这倒是当好人了,你一家子的日子还要不要过了?!”

看着怒气冲冲的蒋绣荷,还有一脸着急的秦越强,秦羿安脸上面无表情。

他知道二叔二婶是担心他们兄弟几个,但他不能见死不救。

“多谢二婶关心,我们还有余粮,过冬不成问题。”

“呸,你家有几颗粮食老娘我不知道吗?你这小子要气死我不成?就算你现在有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