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49章 有什么高招?(1 / 2)

加入书签

衙门里边腾出个房间来做输液室,姜玉宁让衙役帮忙在房梁上钉了好几个钉子,挂上钩子落下来。

姜玉宁把输液器都准备好,招呼一个老太太带孩子过来。

“大娘,您孙子的情况比其他孩子重,需要给他打针。”

“针灸哇?”老太太问,小孩吓得躲在她后边。

“不是针灸,”姜玉宁把输液袋挂上解释道:“只需要在手背上扎一下把这些药水都打进身体里,就可以了。”

“什么?”老太太吓得眼珠子瞪得老大,“把药水打到身体里?哪有这种治病法?”

“大娘,你别慌,这种方法是从西洋人那学来的,见效非常快。”姜玉宁耐心的解释,对于新生事物,人本能的会有疑问和恐惧,她能理解他们的心情,也知道想要让百姓全都接受她带来的医学,需要时间和耐心。

“为啥我孙子就得这么治,我看别的孩子都是喂药,你也给我孙子喂药就行。”老太太执意不肯,死死的把孩子搂在怀里。

孩子干呕了两下哇的吐出一大口苦水来,老太太慌忙拿着手帕给他擦嘴。

“大娘,您看他现在上吐下泻的这么严重,刚才喂得药不是

都吐出来了。”姜玉宁说着,有衙役拿着拖把过来擦地,她感激的点点头。

现在光靠她和秋长老两个人根本忙不开,幸亏祁清名派来几个衙役在这帮着打扫,不然房间里说不定是什么味了。

“药吐出来你就再给他吃点儿,你说的什么打针输液,根本没人这么治,拿我家孙子做实验呢!”老太太执意不肯。

“大娘,你再考虑一下。”

“有什么考虑的?”老太太一肚子怨气的抱着孩子,“要不是看县太爷让大伙过来看病,我会抱孩子上这来?看你给别人家孩子退烧都挺好使,怎么到我孙子就得扎针了?”

“大娘,每个孩子的情况不一样。”姜玉宁耐心的说。

“诶,张大娘,刚才也说要给我家孩子扎针,是怎么个扎法?”有人凑到老太太身边问。

“说的可玄乎了,要把药水打进身体里边去。你们谁听过?你家孩子是不是也是喂药的?贴个膏药,针个灸都行,哪怕是苦药汤子也能想招给娃儿灌下去,可现在说什么扎针?又说是从西洋人学来的。”老太太可下找到了组织,大吐苦水。

“咱们都没看过西洋人的办法,咱们连

西洋人都没见过哩!”

“我看她给小孩退烧倒是挺厉害,咱这不发烧的,还是别在这凑热闹。”

“发烧的孩子八成是惊吓,叫叫魂就好了呢!”

“没看她拿出那些药都神神秘秘的,连个药材名都不告诉。”

“对,孙郎中、刘郎中那都能给开方子,何必在这听她忽悠。”

人多聚集在一起,便会传出不同的声音。

姜玉宁和秋长老都觉得挺无奈,如果不打点滴,那几个孩子的情况很难得到缓解。再这么耽误下去,真会死人的。

“孙郎中,您怎么也来了?”人群里发出一声惊呼。

姜玉宁朝着门口看去,只见一个头发花白的男子走了进来,边走边对身边的人抱拳,“你们都在这啊!”

“您是?”姜玉宁不解的看过去。

“老夫是仁济堂的孙大夫。”孙郎中抱拳道,“听闻县令大人请了高人过来诊病,老夫便过来学习学习。”

虽然说是学习,但口气听着没那么客气,多半是过来砸场子的。

姜玉宁淡笑道:“不敢当,我只是针对这次的痢疾有些办法而已。”

“哎呦孙郎中,我正要领着我孙子去找你呢!”张老太太凑过

来说:“您来的正好,能不能帮我看看我孙子,这孩子这两天还是上吐下泻,也没见有什么好转呐!”

“老嫂子,我这不是班门弄斧了么,这二位是县令请来的大夫,您有什么疑问尽管问他们啊!”孙郎中斜眼笑道。

“可不是问他们,”张老太太埋怨的看了姜玉宁一眼道:“这位小娘子要给我孙子往身上打药,您看看哪个孩子用到打药了,听着都瘆人,我可不敢。”

姜玉宁无奈的抿抿嘴。

“打药?”孙郎中也显得很惊讶,“这我可没听过。二位怎么称呼?”

“民妇薛姜氏,这位是我爷爷秋先生。”姜玉宁回道。

“薛夫人,这次腹泻确实十分棘手,不知道您有什么高招?”孙郎中暗暗的把在这看病的人都打量了一遍。

“高招谈不上。”姜玉宁谦虚的说。

“您不要这么说,如果您没什么高招,县令怎么会大老远的把您请来呢?”孙郎中笑道。

“孙郎中,可能祁大人觉得我的办法比较有效,毕竟这次病的孩童居多,耗不起。”

闻言孙郎中脸色一僵,又听姜玉宁说道:“这次的腹泻为肠僻、滞下。因外感时邪疫毒及

内伤饮食,湿热邪毒积滞肠道与肠内正气相搏,肠道脉络受损,气滞血瘀,邪毒内郁,气机壅滞,肠失传导而致,继可邪入心包扰神明及风火相煽引动肝风。当以清热解毒,调气行血为总则,审证投药,切勿泛用坠下,并当注意保胃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