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九十章 缝针(1 / 2)

加入书签

她之前打算制作的四逆汤和抱龙丸,对于瘟疫疟疾有奇效的药,但由于这段时间无暇兼顾,被姜渔丢到了一边。

眼下,也就只能等忙活完这一阵,再开始着手准备了。

这一个下午撕玉米苞的活计,全都是姜父姜母还有陆大牛三个人完成的,姜渔就是打打下手,将玉米苞全都放进背篓里,等三个背篓全都装满之后,再由他们三人搬回去。

如此反反复复,一趟又一趟。

由此可见,姜渔不管是从前还是现在,都很少干地里的重活。

从前姜父心疼女儿,只让她做做吃食喂喂猪,在嫁给陆大牛之后,倒是因为婆婆马香兰的苛待,做过不少地里的活计。

直到分家之后,因为没有地,就算现在租了地,一切重活还是由陆大牛去做的。

对此,姜母一直和姜渔夸赞,说她嫁了个好夫婿。

姜渔腼腆一笑,红着脸应了声是。

一直忙到日落西山,终于把面前这一片地的玉米苞全都摘了下来。剩下的还有玉米杆子,玉米杆子待腐烂之后可以做地里的养料,一捆捆带回去后还可以喂牛。

不过姜家并没有牛,因此这些杆子全都扔在了地里。

回到姜家之后,

一家人坐在一起开开心心的吃了饭,最后姜渔和陆大牛才起身离开。

此时天已经黑了,姜母送了两盏灯笼让他们拎着,夫妻二人便一脚深,一脚浅的顺着山路往回走。

今天十五,月亮很大很圆,从他们眼下的这个角度看过去,似乎伸手就能够揽到。

走了一阵,陆大牛突然停了下来,姜渔一脸不解的看过去,只见面前俊朗的男人倏而一笑,然后弯腰蹲了下来:“娘子,我背你。”

“啊……”

姜渔瞬间就脸红了。

不过想到这个点了,山路上遇见熟人的几率实在太小,姜渔便没有再犹豫,附身趴在了陆大牛的背上。

背上的姑娘很轻很瘦弱,小小一个,他一个干惯了重活的大男人,背这样瘦弱的小姑娘,轻松的很,半点不费力。

“看样子,我还是没有把你养胖啊!”

陆大牛感叹了一声,接着说道:“过两日我们再去一趟集市,给你买点肉。”

姜渔失笑:“我们天天吃肉也不少了呀。”

靠山吃山的好处就在于,每天的野味少不了,不管是山上的飞禽,还是水里的鱼虾和甲鱼等,只要想吃,花点时间去抓捕,就有各种各样的食物。

个时代的人们并不怎么会吃,因此很多东西即使泛滥了,都没人消灭,正好便宜了姜渔。

各种红烧黄鳝,清蒸甲鱼,还有烤野兔肉等等,她真的吃到怕。

只不过唯一吃的少的就是猪肉。

家里的小猪仔还小,至少要养个一年才能打它们的主意。

陆大牛笑了笑,没再说什么,不过眼眸深处,却越发坚定了要给姜渔更好生活的决心。

顶着夜色,夫妻俩恩爱不移的回了家。

之后几日,陆大牛照旧忙于自家租的天地里的农活,姜渔上山采药,就等四逆汤抱龙丸等药材全都找齐之后,就可以拿着这药上济世堂换银钱。

不过姜渔运气好,那些药材虽然因为地理和气候的原因还差两昧,但是无意中让她寻到了一株人参!

人参是个好东西,在古代有吊命的说话。

就是在人生死濒危之际,把人参含在嘴里,可以起到一个续命的作用。

这种说法确实是有的,不过主要功效就在于,人参之所以有续命的功效,则是因为它的药性。

这也就是为什么上到皇帝,下到贵族王侯,都喜欢买人参,尤其是那种上了年岁的人参,越发珍贵,也越发争相相求。

渔手上的这株人参,年岁并不算长,但拿去卖的话,估计还能值不少的银子!

想到亲嫂嫂正好有了身孕,姜渔便不再耽搁,将人参用布包好,搭着牛车进到了集市当中。

集市十几年如一日的热闹,人来人往,各种吆喝和叫卖不绝于耳。

姜渔怀揣着目的性而来,没有过多的耽搁,直奔济世堂。

上一次来济世堂的时候,还是在一个半月前,她信誓旦旦说有治疗瘟疫疟疾的药,想要和济世堂的主人做交易。

哪知隔了一个半月而来,抱龙丸四逆汤没有达成,只带了一株人参来卖,不知道那位沈大夫会不会把她当骗子给轰出去……

怀揣着这样的担忧,姜渔还是鼓起勇气走进了济世堂里面。

哪知进去的那一瞬,里面传来了一声声喊叫和各种糟乱的声音。

姜渔愣了一愣。

再往里面走去时,只见一个头破血流的十三岁少年,被人横着抬进了医馆,随着移动,少年额头的鲜血一路往下淌。

这是打破了头啊!

姜渔心中一紧,身为医者的本能,她跟着就上了前,而这时,已经听到风声从内堂出来的沈轻舟见状,立刻吩咐道:“快,赶紧把人抬到木

床上,我看看伤。”

抬着少年的两人立刻照做。

医馆边上,原本还在等着买药和看病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