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大虞应天府尹应元公!(1 / 2)
臣弹劾应天府尹金某罪行一百零八!
王承恩以司礼监掌印太监名义,代李征念出弹劾奏章,这题目一出,满朝哗然。
都察院左右都御史一起喝道:“既是敦煌郡王弹劾,何不递交通政司?”
皇帝揶揄道:“武烈王才多大点小子,上次奏章投递通政司,至今还没有送到朕面前来,何况身为郡王,为什么不能奏章直达大内?”
百官哗然。
王承恩微微一笑,朗声念道:“臣弹劾应天府尹金某前,满朝文武之中,其必有大批党羽为之奔走。然臣不惧文武百官、贵勋功臣为金某门下走狗,纵然内阁宰辅为金某孝子贤孙,此弹劾,臣必以达天听,免使金某之门下走狗孝子贤孙们堵塞言路,使陛下自绝于万民、辜负李氏八千里江山。”
奉天殿倏然为之一静。
王承恩手捧奏章大声念,一百零八条金某罪证,其中一半在前面都加了“逆贼金某”或者“逆党之首金某”定论。
奏章念完,朝堂沉默。
李净干咳一声试图出列。
皇帝从袖子里拿出一道空无一字的奏章,不打开,扔在龙案上冷冷道:“福王,这里也有一道朕御笔亲书,太上皇亲自批阅奏章,你要听一听么?”
李净慌忙退回行列,浑浊老眼滴溜溜乱转,盘算着怎么救金某。
派遣顺天府捕头杀人灭口,就等于直接坐实了他的罪名。
要命的是抓住罪证的还是王承恩这个老太监!
宰辅周延儒试图站出来,忽的感觉被谁推了一把。
于是他也退回去了。
推他的,不就是死对头温体仁么。
死对头推他站出去,那岂能有好心。
这说明金某这次必死无疑,温体仁这是想把他这个宰辅推进“逆贼金某党羽”名单好取而代之啊。
群臣无话可说,皇帝自然怒不可遏,他也学了李征那一手,当即令“朕委尔以天下中心大任,福王以尔为亲生骨肉,尔是这么报答?此事事关重大,锦衣卫即刻办案不必迟疑。”
不等群臣提出应天府尹人选,尤其福王鲁王,皇帝诏令:“顺天府丞,升应天府尹。”
百官中走出个身穿红袍的壮年文官,身材魁伟,行走如虎。
温体仁急忙驳斥:“陛下,正四品直升正三品,此特恩,不可为应天府尹!”
“王承恩,武烈王弹劾中,还有一些什么人?”皇帝目视王承恩。
王承恩狠狠看着温体仁。
温体仁默然,只好退回行列。
“司礼监立即草拟诏令,吏部当殿通过,内阁现场签署,写!”皇帝喝令。
百官一起流泪,这不是耍流氓么?
可没人敢不从命。
你听金某一百零八条罪名,就算有一半不符实,那也足以定他个“有负皇恩居心叵测”的罪名。
金某磕头如捣蒜,被金甲将军打掉了乌纱帽、扯下了孔雀补子官袍,倒拖着扯出奉天殿去。
有司不得不当场通过诏令。
皇帝命新任应天府尹近前,极其亲近地嘱托:“丽亨,偌大的顺天府可就交给你了。”
官儿长拜,领吏部、内阁次辅温体仁变了调子的声音只好念道:“诏曰……察顺天府丞阎应元贤良方正,武备充分,擢为应天府尹,此诏。”
竟是他!
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
他是北都通州人,二圣南巡之时才当上了典史,因体魄雄伟文武双全,皇帝过通州时特拔擢为顺天府通判,前些时候又升为顺天府丞。
如今升大虞应天府尹,大概这也是命运的轮回。
大明的江阴典史,终究还是肩负起了大明国都的重担。
吏部认可了圣旨,阎应元叩首谢恩,道:“臣别无所长,七尺之躯,早已许国,圣天子万岁,大虞皇朝千秋万岁!”
站起来后他想反驳李征的奏章,可看到皇帝心情不错,自知皇帝极其厌恶金某,此人也不是忠臣孝子,遂作罢。
此事一解决,李净感觉还可以拉心腹大员一把。
那是掌握顺天府的三品大员,如今就这么损失了,李净何止是心疼。
他已经算不出还有几个能用的了,更不要说金某那般好奴才。
皇帝眼角一勾,皮笑肉不笑道:“福王和逆贼金某速来有‘恩若父子’之传言,莫非是真的?难怪这一道奏章说的不好,散朝后朕让王承恩送去给武烈王,朕看他文笔如刀必能敲一敲福王昏聩之心。”
李净只好闭嘴再次退回去。
可就在此时,王承恩又启奏道:“陛下,武烈王另有奏章,事关宗室前辈,故此要好生措辞,只说以后大朝时再拿出。”
李净只好大哭。
皇帝错愕道:“福王何意?武烈王只说事关宗室前辈而已,你怎知是你?”
一场大朝,草草结束。
李净不敢回府,一溜烟急忙去乾清宫找太上皇。
哪想到等他到了,太上皇刚看完李征奏章,也听了昨日发生的事情。
“此事办的很好,下手果断,只盯着一个打死,这是了不得的斗争智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