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7章 到底难在哪儿(1 / 2)

加入书签

放眼全球,只有鹰酱国在这方面做过预研,连成熟产品都没听说。主要难点在于飞行器状态感知和飞行控制。

而这小子,用一块“z80”处理器、一个简单的4通道功率控制器加上一小段代码,居然解决了这个问题。

看似简单的组合背后,没有深厚的电子学功底,根本不可能完成。好好培养,绝对是华夏航空工业的明日之星。

可这小子,明明才华横溢,却不肯在这上面下工夫,竟然当着他的面说出国是他的梦想。

出国就出国吧,学成归来报效祖国,也是条正路。当年新华夏成立之初,大批留学生回国,为科研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这小子出国只为赚钱……

真是气死个人!

所以,一有机会,他就得敲打这小子,让他别忘了初心。嗯,今天心情不佳,这小子又撞枪口上了,正好拿他出气,缓解一下压力。

于是,他没好气地哼了一声:“我是谢志忠,听说你托福考得不错?学校定下来没?不好好练口语,跑来打扰我老头子干什么?郭老师没跟你说过,我最近忙得焦头烂额,没事别来烦我?”

苏晨握着话筒,心里犯嘀咕:这老头今天怎么了,吃了炸药?我最近按时问候,也没得罪他啊?

想不通,只好小心翼翼地说:“宋老师,您还记得那个4旋翼无人机吧?我最近在生产上遇到点麻烦,想请您帮个忙。”

苏晨不提无人机还好,一提谢志忠更火了。

原本他想借这个小玩意搞点碳纤维做实验,知道炭纤维的来源后,他还特意跟有长期合作关系的费莱德上校打了招呼。谁知这小子不知哪根筋搭错,死活不同意,拒绝得干净利落,一点商量余地都没有。

谢志忠觉得自己亏大发了。为了这个无人机,他不仅费劲巴啦,连手头宝贵的碳纤维都搭进去了不少。

要知道,这玩意儿国内产不了,国外又对华夏实施严格禁运,手里的存货都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弄来的私货,价值堪比黄金。虽然做四个旋翼用不了多少,但用掉就是用掉,总归心疼啊。

于是,他没好气地说:“有什么问题,你不会去找你郭老师啊?他也是专家,专门研究无人机的,你那点小事儿,他搞不定才怪。”

苏晨陪笑道:“宋老师,您和郭老师都是顶尖高手,但各有专长。郭老师教书育人是行家,理论知识扎实,但他老人家毕竟不像您这样常年奋战在工程一线。

我这边的问题,恰好是工程应用上的,这正是您的强项。我想来想去,只能来求您了。巴铁那边订单催得紧,这关系到国家一大笔外汇收入,您老就勉为其难,帮帮忙吧?”

苏晨这番话,明着夸郭伟强,暗地里给谢志忠戴了个大高帽,总算让谢志忠心里舒坦了点。

想想也是,虽然自己没捞到想要的好处,但帮国家挣了一笔外汇,心理上总算平衡了点。

于是,他从鼻子里哼了一声,没好气地说:“你说的有点道理。说吧,什么事找我帮忙?事先声明,我最近很忙,你那事要是太费工夫,我可帮不了。”

苏晨回答:“对我来说难如登天的事,对您来说就是小意思。主要是两件事,第一是炭纤维的加工。我们这边没接触过,不知道怎么入手。

您既然能做出上次那个旋翼,想必有这方面的资源。我想了解下,看能不能帮我们加工这些旋翼。

第二是您上次帮我改进的飞控核心电路,里面用到一个零件,就是那个‘单轴压电陀螺仪’。那玩意儿我打听半天都不知道哪里生产,想问问您,国内哪里能做这东西。”

苏晨这么一说,谢志忠马上反应过来。当初帮这小子改造那台无人机时,他听了苏晨的讲解,一时手痒,给那小家伙换了不少好东西,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这两样。

碳纤维在国内绝对是稀罕物,民用市场上没见过很正常,只有像自己所在的3611所这样的顶级航天科研单位才有点小规模加工能力。

至于“单轴压电陀螺仪”,更是稀罕货。追溯源头,是华夏为了解决导弹导引头小型化问题预研的衍生产物。

虽然给无人机装的那个不算什么高级货,精度也差,但一般人哪有渠道买到?难怪苏晨要来找自己帮忙了。

这真是,刚刚还在为碳纤维的事儿烦恼,这会儿肥羊自己送上门来了。兜了一圈,这批货最终还不是落到自家口袋里?

谢志忠顿时觉得乌云散去,连前几天在京城里受的气都消散了不少,语气也变得热络许多:

“苏晨啊,你说的这两件事,第一件嘛,看来只有找我了,老郭那头不行。不过,这里面问题多多,这事儿,可不好办。”

苏晨一听这话,心里乐开了花。他多精明啊,一听谢志忠的语气就知道,这老爷子开始设门槛了。

不把问题说得复杂点,困难夸大点,怎么好意思狮子大开口呢?不过,讨价还价可是他的强项,他有十足的信心赢得这场谈判!

于是他顺水推舟地问道:“宋老师,那您说到底难在哪儿?”

只听谢志忠在电话那头答道:“苏晨啊,加工碳纤维的设备我这儿是有的,但那是公家的,要用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