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2章 镇长和小罗的交锋(1 / 2)

加入书签

小罗四人,看着镇长盯着他们,像狼盯上了猎物一样。

小罗:“在牛在上”

镇长:“牛车?你们今天出去带牛了?”

小罗:“没有,那是老杨家的牛车,借给我们拉东西的,没有借牛。”

镇长:“到底采了多少?需要用到车?”

小罗:菌菇没采多少,茅栗是多采了点。

镇长:“茅栗又是什么?”

小罗:“吃的”

好吧他决定不再问了,亲自去看看才行,于是道:“小罗,走,带我们去看看。你们到底采了多少东西需要用到车?”镇长边说边往屋外走。

吴文吏和小罗四人抬脚跟上,站在门口的小吴也跟着凑热闹。

镇长和吴文吏看着码得整整齐齐的麻袋,“这几人怕不是把老杨家给打劫了吧!”

镇长围着牛车转,“小罗,说说看,这里面是什么?”

还没有听到回答,倒是听说了吴文吏的尖叫声。

众人看向声音的源头,只见吴文吏手掌都是血珠子。

小罗拍了一下额头,“对不起啊,吴文吏,我还没来得及说,这麻袋里装的茅栗现在还是全身刺,不小心会被扎伤。”

那语气,那表情,在吴文吏看来,怎么有些幸灾乐祸的感觉?

镇长看到被扎伤的吴文吏,有点庆幸自己下手晚,要是再早一息,自己的手就拍上去了。他把手往背后一背,吩咐道:“小罗,你们几个把带回来的东西,打开看看?”

小罗和木头(小林外号木头),从牛车上拖下来一袋,解开草绳,露出里面草黄色的刺球。微微张开的小口,露出一丁点棕红色的果粒。

镇长看着麻袋里的茅栗,微微蹙起眉。似乎正在记忆里搜索,是否有吃过这样的食物?

吴文吏也把头凑过来,看看扎伤他的罪魁祸首长什么样?看着满是刺的球,不大相信的道:“这满满都是刺,怎么吃?”

小吴知道没人信,便随手拿一根树枝,上面有五个左右的茅栗果。在小吴举着的火把上,翻滚着手中的木棍,让茅栗果身上的刺烧没了。放在地上,随手捡了一块拳头大的石头,往烧过的茅栗上碾压一下,外壳和果粒分离开来。捡起地上的茅栗子,外壳就留在原地休息了。

“镇长,来,都尝点,”小罗把茅栗子分给在场的人,自己也吃起来。

镇长、吴文吏还有小吴,看到小罗四人怎么吃的后,不需要问,也会了。

“小罗,你们怎么不把它卸下来,怎么还绑在车上?”

“镇长,这是我们要带回家的,上面还有老杨家送给我们的苞谷种子,卸来卸去的麻烦,等我们回到家再卸也不迟。”

小罗赶紧在板车上,翻出装菌菇的口袋,往镇长、吴文吏、小吴手里各抓一把香菇,一把木耳。边抓边说:“黑色的是木耳,晒干后再用水泡发了,才能吃。剩下的叫香菇,现在就可以炖鸡汤,切片炒肉。也可以晒干蓄起来,要吃的时候,水泡发几朵就行。”

不等三人开口询问,小罗又从车上拖下来一袋板栗。加上之前的一袋,两袋。把牛车上的麻袋再次绑好。

“镇长,很晚了,我们先回去了。”小罗说完,马鞭往马身上一甩。马儿嘚嘚在踩在寂静的夜里,十分响亮。

其们三人见状,赶紧跑步跟上。留下院中的镇长、吴文吏和小吴三人抱着菌菇立在原地。在他们的脚边还有两个麻袋挡住去路。

镇长:他是要这点点东西的人吗?跑这么快干啥,准备把全部东西留下的,现在好了,就给这点三瓜两枣打发了。

“唉!算了算了,三瓜两枣就三瓜两枣吧!总比没有好。”

“老吴,先把菌菇放起来吧!咱们把这两袋抬到屋里去,小吴拿火把。”

老杨家交完税后,又过上了翻土,砍树开山地的日子。自从今年的红薯丰收后,他们上山开山地就再也没有中途回家吃饭。

每晚回家,都会提前一个时辰,开山地挖到的蕨根得处理。小娃娃们回到家就休息,大人们不让帮忙。

就这样过了五天,老杨家来了客人,就是上次来丈量地的人,小罗和木头,其他两人要上值。

来的时候,家里只剩下杨阿奶和带娃的四婶。

杨阿奶让他们休息一下,自己煮好饭,一起送去。虽然带了红薯,但也不能天天吃,所以今天早饭是苞谷沙饭(取面箩筛里面的沙粒,箩筛下的是苞谷面),木耳炒鸭蛋,一瓦罐纯鲜香菇汤。

有了小罗和木头的帮忙,杨阿奶赶路轻松多了。

“老头子,吃饭了”

杨阿爷正跟小孙孙干得起劲呢,就听到杨阿奶喊吃饭。头不抬,手不停,嘴里嘀咕着:“我没想老婆子呀,咋还听到她的声音了?唉!不管了不管了,干活。”这样想,手下的力度就加大了,企图用砍树的声音干扰自己的幻听。

直到杨小军大喊:“阿爷,阿爷,”才停下砍伐的动作。

“有什么事?喊这么大声?耳朵都被你阵聋了。”

我的娘呢,这人倒打一耙的工夫咋这么一流呢?自己不知道喊了多少声,阿奶也没少喊,怎么,加大点声音还在这里抱怨!太没天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