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七(1 / 2)
566.【鱼露】
鱼露是一种神奇的黑暗料理,有种独特的咸腥味,吃习惯了还挺上瘾。不过说鱼露是泰国调料就冤枉了,这绝对是中国食品,潮汕老华人带过去的,至今在泰国保持着最原汁原味的本色。说句题外话,我相当欣赏泰国的华人制造,老配方老工匠精神,不浮躁不掺假,用料十足,食品也是、药品也是,泰国卖的包装上带有繁体汉字的东西,我一般都不怎么去货比三家,就算贵一点,用了绝对物有所值。
我支教学校有个校董家里就开了个规模不小的鱼露厂,同时还开了毛绒玩具厂,七老八十了还乡音未改。春节元宵我们会去拜访他,他就给我们带点小礼物回去,不是毛绒玩具就是鱼露。有一年年底聚餐,竟然全校老师每人发两瓶鱼露,吃不完还塞箱子里带回家孝敬老娘,没想到母上大人竟然觉得好吃,后来就时不时采购一些寄回家去。可是也有完全受不了鱼露的小伙伴,吃酸辣木瓜丝加多了鱼露她竟然叫我吃了这个就别跟她说话。
不光泰国,东南亚都做这东西。有一次跟着导师考察缅甸农贸市场,第一次看到作坊里怎样手工制作鱼露,真给我看出了一身鸡皮疙瘩。鉴于太重口味,工艺流程就不说了,可以上网查查。光看网上清新脱俗的描述还好,真正见到那个发酵时候的样子还有太阳下鱼肉出的水,,,呵呵。
不过忽略制作过程,光是吃的话,风味还是挺好的。我国沿海地区的人其实多少都会做鱼露,只不过不知道口味是否相同,现在有时候也去弄一瓶来调味,能吃出海洋的感觉。
********************
567.【貌若天仙】
我觉得我小学时候做过的最腹黑的事情,就是在写作文《我的老师》时,描写语文老师容貌那一段直接照抄了《西游记》里描写白骨精变成的年轻女子那几行。
本来还在想着会不会被老师叫去办公室谈话,没想到我那篇作文居然成了范文,老师在课堂上亲自朗读,还啧啧称赞:本来我没那么美的,给我写得太美了!我全程没敢说话。
后来语文老师还专门找到我那个教导主任妈,大赞我的作文。我妈看了一眼,也没敢说话,回来说,你就欺负你们语文老师没读过名着吧?
********************
568.【泰国辣】
在泰国读研那会儿,有个学期,学院新来了一个重庆小伙伴,刚从国内过来,还不太会泰语,我们就带他去吃饭。
点菜的时候,他对我和福建小伙伴点的那些“淡出鸟来”的食物总有些不满足,一直在看菜单上的图,最后指着一个满碗鲜红的牛肉汤说,我想吃这个。
我一看,是泰国北部菜,表面上看起来颇有点重庆火锅的意味,正巧我们也从来没吃过这么火爆的菜品,便点一份一起尝尝鲜。
于是牛肉汤上来了,颜色果然很重庆火锅,可内容还是有很大不同的。翻了一下,牛肉没几块,里面是各种辣椒,占据了很大空间,更像重庆江湖菜。我数了数,里面起码有五六种辣椒:新鲜小米辣、新鲜红辣椒、新鲜绿辣椒、干辣椒、辣椒粉、辣椒油、花椒、藤椒……能看出来的就这些,还有其他的种类也未可知。
我们顿时望汤兴叹,不敢动筷,光是泰国小米辣就被认为是世界上最辣的辣椒品种之一,我对自己吃辣的功力还没那么有信心。重庆小伙伴却乐了:我就喜欢这个!然后大快朵颐。
果然没多久,他就汗如雨下,要死要活,各种要水,狼狈不堪。福建小伙伴就各种不理解:这是何必呢。。。弄得我也有点好奇了:连重庆人都受不了的辣,到底辣到什么程度呢。。。
********************
569.【摞盘子】
众所周知,泰国人是用盘子吃饭的。但是他们有个风俗,就是吃完了不喜欢把盘子摞起来,而是一个个收走,就算光盘了也不会摞起来放置。当然,不知者无罪,我们入乡随俗尽量不这样做,不过真摞起来了他们看在是外国人也不会说什么,泰国人还是比较包容的。
泰国人饭量小,一份饭菜或者米粉粿条,量极小,所以在泰国很少有吃饱的时候。那时候有个国内考察团过来,怕麻烦别人,晚上就自行跑到米粉摊上比划着吃米粉去了,结果被学院副院长撞到,回来各种惊奇:哇塞四个人吃了十几碗,摞得那么高~我边笑边说谁叫泰国菜量太少,要是能把那么大的碗装得满一点,也不至于洗那么多个碗呗~
其实泰国人并不是真的饭量小,而是随时都在吃零食,所以正餐不怎么吃。有些佛教徒过午不食,下午三点后就不吃任何东西了,这是真佩服,我就受不了。
********************
570.【秘佛】
在青海的塔尔寺里,有一些神龛用布帘子挡得严严实实,当时就很好奇里面是什么。
寺庙的解说员说,寺里有些是明王像,很凶,会冲撞到老人和小孩还有气弱的人,而且塔尔寺作为佛学院,有很多小僧人,可能会不好,所以用布幔封住不让人看到。
这事就跟马赛克一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