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63章唇亡齿寒(1 / 2)

加入书签

“归大人,兹事体大,所谓吃一堑,长一智,有当日周昌招抚的前车之鉴,我家大帅不可能凭你一句话就招抚吧,要不这样,你先回保宁,待咱们商议妥当,再回复你如何?你放心,在招抚之事未谈妥之前,我军暂不攻保宁。”

清廷招抚条件开出后,滕天绶就猜到了康熙很可能在南方遭遇到大麻烦了,不过他也没有立时回绝归允肃,而是提议容后再议。

归允肃也是无奈,他此次奉诏招抚王辅臣,康熙已有明言,能招抚最好,若不能,也要拖住王辅臣叛军,现在王辅臣允诺暂时不攻保宁,也算是一个好消息了,遂辞了王辅臣,先返回保宁大营。

待归允肃回返后,滕天绶随即将自己的看法向王辅臣言明,并表示,可趁休战之际尽快筹集入川大军所需钱粮,同时派人至江南打探消息,然后根据形势,再决定是助明还是投清又或者是自立。

王辅臣深以为然,平凉军相比于满清和明廷还是太弱了,他起兵以来,虽然节节胜利,但儿子王吉贞在攻入陕西后,就被陕西总督哈占挡在武功和乾州境内,再不得寸进,而南征大军拢共不过两万五千军,即便是拿下保宁,想再进取成都,也未必会筹集到足够进兵的粮饷,因此他只能根据明清双方的战略对比,再做决定。

归允肃和杭爱也很满意今天谈判的结果,因为根据时间推算,大清军主力很可能已经和伪明军交上手了,在这个节骨眼上,能稳住平凉军已经算是难能可贵了。

西线的战事因为平凉军的后继无力,暂时延缓了下来,直到五月底,江南战报传到保宁后,这种平衡才被打破。

最先收到康熙御营被明军困在鄱阳湖的是保宁清军,望着斥候紧急递送的江南战报,四川巡抚杭爱惊的差点没晕过去。四川布政使刘显第也慌了神。

四川总兵余化龙也被这消息吓住,呆在那里好半天都说不出一句话来。清军主力在鄱阳湖战败,大队发匪围了武昌,倘若武昌再失守的话,那四川这一万余清军便彻底被堵死在西南了。

“走,赶紧走,趁发匪还没拿下武昌前,咱们走夔东入鄂,若不然,就别想走了。”

余化龙真想立即撤离四川,王辅臣叛乱那会,他就想走了,现在的四川可不是什么天府之国,早就被吴周和大清打残了,阖省人口不过一万三千余户,真要是被困在这破地方,别说是保有成都,一旦失去了粮草补给,这一万多绿营说不定立马就散了。

“走?”

奉命入援的孙思克同样也怔在那里,余化龙说撤离四川,他也动了心。只是没有朝廷调令,就这么走了,到了武昌,他怕成为朝廷泄愤的对象。

“再不走什么时候走?等大明兵和王辅臣夹击咱们吗?咱们现在走,好歹手上还有兵马,手里有兵,还怕朝廷问罪吗?在这个节骨眼上,只要咱们不投敌,朝廷就得看咱们眼色行事。”

余化龙却是不管,若是大清军胜了,他说什么也不敢撤离自己的防区,可如今朝廷十余万大军都被明军包了饺子,根据他推算,大清现在满打满算也就剩下十万军马,而且很多都是地方驻军,能调动的机动部队恐怕也就十万左右。

就这点兵马,既要防备西北的王辅臣,又要抵御江南明军,自己这万余军马能回去,朝廷烧高香庆祝还来不及呢,又怎么可能处置咱们。

见余化龙拼命蛊惑着孙思克撤军,杭爱急了,他是四川巡抚,有守土之责,又怎可一仗不打,就撤离辖区,连忙说道:“两位将军稍安勿躁,你们可别忘了咱们对面还有叛军,若仓促撤军,如果王逆衔尾追击,那可怎生是好?”

听了杭爱的话,孙思克也反应过来了,可不是么,王辅臣的叛军就在眼皮子底下,真要是撤军,那岂不是把自个后背完全暴露在平凉军面前了吗,若如此,非但撤不出四川,很可能还要全军覆没。

“那就请归大人再去和王辅臣接洽,趁他还没收到南方战报,跟他明说,只要他不追击咱们,咱们先把四川交割给他,至于后续怎么办,就不关咱们的事了。”

四川布政使刘显第也同意杭爱的看法,而且他相信王辅臣肯定会接受这个条件,毕竟四川还有一万余大清军,若是坚守不出,王辅臣想拿下四川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二位大人勿急,若是我军东征大胜,王辅臣肯定不会答应招抚条件,说不定还会勐攻四川,然后出兵向东,支援伪明,但是我军已然大败,王辅臣却不一定会全力进攻我军,下官愿再去敌营,凭三寸不烂之舌,虽然不能保证能招抚王辅臣,但让他不追击我军却是能办到的。”

在收到东征大军被明军包了饺子后,归允肃其实也吓得不轻,但他是康熙钦点的状元及第,君恩深重,哪怕是局势再怎么艰难,他也要效忠朝廷,为大清筹算,至于个人的生死,他早就抛诸身后。

闻言,杭爱先是露出不可置信之色,可再仔细一想,他也认为归允肃说的有理,遂开口道:“归大人不愧是状元郎,见识非凡,那就由你再去王辅臣处,将其中的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