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七十章 有所论请,天子难违(3 / 4)

加入书签

民耕之,算作养马的酬劳。

牧场归太仆寺典厩署管理。

据安思顺所言,陇右的牧场可不在鄯州,而是在东边渭州的陇西县附近,虽然属于陇右节度使辖区,但是皇甫惟明可管不了牧场。

你可以认为,这是央企,牧场中最好的马不是送到边疆当战马,而是送进长安做乘舆御马。

朔方与河东地区的主要职能是防卫北方突厥,而突厥几乎是清一色骑兵,所以朔方与河东对战马的需求量非常大,而他们现存的战马储备不多,是因为消耗太大了。

马又不是机器,四岁服役二十退休,边疆战马有几个能真的活到二十岁?

大唐的官方马匹总量(不包含民间),如今是三十四万匹,这是所有粗良老弱的总数,太仆寺是要负责总的调度,你定额是多少,我肯定给你补全,但是多一匹都没门。

每年给你十万块,你就敢一年将它都花光,如果每年只给你一万块,你就会省着点花,就是这个道理。

李琩继续道:

“照理说,八千铁骑布防鄯州,足以应对各种情况,吐蕃后勤沉疴,各部协同一向都会出问题,只是这次调动规模太大,一旦不惜损耗四面强攻,八千骑兵左支右绌,累也要累死。”

安思顺颇为惊讶道:

“隋王的想法,我们也曾考虑过,去年吐蕃的会盟,应该是决定了一些大事,才有今年的大规模兵力调动,金城公主薨逝之后,我们这边也一直在设法探查吐蕃形势,据线报,吐蕃王庭曾经依附于金城公主的亲和派应该已经大权旁落,如今四如掌权者,都对大唐敌意颇深,他们应该已经达成一致。”

他现在还挺喜欢跟李琩聊天,毕竟安思顺本身就是一个战略大家,干一行爱一行,李琩又一直在请教,而且询问的问题,方向也都对他的胃口,所以两人一直聊到了傍晚。

“上一次安人军大破吐蕃,我们从敌军俘虏身上搜到了他们的牌票,处置使有所不知,尺带珠丹在吐蕃建立红册,每一名适龄男丁都被记录在军册当中,这些在册之人一旦收到牌票,代表着受到赞普召唤。”

安思顺与李琩边饮酒边说道:

“攻打安人军驻地的,是吐蕃四如中的伍如及苏毗十个东岱,总兵力并非只是我们看到的七万人,而是十三万人,由吐谷浑三论之一的慕容阿波谒统领,这个人是尺带珠丹的外甥,吐谷浑小王,率部族投靠了吐蕃,对安人军一线的防卫地形非常熟悉。”

“末将也比较倾向于,上一次大战,吐蕃只是试探,只不过撤走过程中太过杂乱,被臧希液抓住了机会。”

李琩皱眉道:“试探有这么试探的,进来七万人,说撤就撤?”

“不是试探我们,”安思顺耐心的解释道:

“是试探河西方面的动静。”

李琩恍然大悟:“这么说,如果河西没有调动迹象,吐蕃下一次还会从安人军方向主攻?”

安思顺摇了摇头:

“这一点实在是说不准,任何方向都有可能,我们还是比较倾向于石堡城,毕竟石堡城一破,敌军便可长驱直入,但是安人军方向,我驻军较多,关隘也多,打这里,有些舍易求难了。”

李琩点了点头。

石堡城方向,也是受限于地理因素,那一片区域最合适建造关隘的,只有石堡城所在的地方。

别的地方你修建堡垒也没用,守不住。

那里是蒙赤岭北段,属于祁连山最南支脉,地形的学名叫做褶皱断块山,石堡城所在地段,恰好是一段山麓洪积倾斜平原,说白了,就是一个大缺口。

所以这里历来都是吐蕃入侵大唐最常走的路线,因为省事,强攻安人军方向,多少有点脑子抽筋了。

但是李琩从历史上知道,人家还真就是从安人军方向打进来的,然后南下再夹击石堡城,以此打通主力进入鄯州之通道。

“吐蕃的根本目的,在于劫掠,我陇右军威鼎盛,就算进来,他们也不会强攻其它军镇,而是肆虐乡里,抢夺财物粮食,”李琩皱眉道:

“除非我主力大败,他们才会觊觎鄯州,所以河西是否协防,至关重要,盖嘉运最近与你们,可有联系?”

安思顺叹息一声,摇了摇头:

“我们这边一直在派人往凉州,但是从凉州发回来的消息,却少的可怜,不过我们收到消息,赤水军已经离开凉州驻地,调往连州的祁连城了,也不知道盖帅怎么想的。”

能怎么想?怕人接收呗,李琩在内心一叹,盖嘉运一定是收到消息,李光弼会接手赤水军,所以早早调离,你敢去祁连城接手,我可不保证你会不会出意外。

裴耀卿啊裴耀卿,你真要把他逼死。

“赤水军一走,凉州岂不是空虚了?”李琩问道。

安思顺摇头道:

“这我也不清楚,不过凉州还有大斗军以及几个守捉城,东边又有朔方军策应,绝无问题。”

朔方策应?盖嘉运现在应该比较畏惧朔方吧?李琩疑惑道:

“你的阿爷,不就是大斗军使吗?你怎么会连河西的情况都不了解。”

他爹还活着呢,虽然一把年纪了,但还是活跃在最前线,以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