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章 岛上淡水资源稀缺(1 / 2)

加入书签

居民所里,家家户户都在炊烟袅绕。

小六捧着一个饭盒,眉开眼笑地往家赶。

军区食堂大爷给他打了满满一饭盒的米饭,还浇了肉汤。

他不舍得吃,借了饭盒,想拿回家,跟爷爷奶奶还有弟弟妹妹们一起吃。

快到家门口的时候,忽然看到了令他震惊的一幕——

被刘主任带走的租房的那个女知青,双手举着脏兮兮的水缸,大摇大摆地走在路上!

擦擦眼,再擦擦!

不是幻觉!

“哥哥,你回来了~”

“哇,好厉害的大姐姐~”

“这是新来岛上的女知青。”

“哦哦~”

小六收起震惊的脸色,将饭盒放到桌上,让弟弟妹妹跟爷爷奶奶一起先吃着,他还有事,先出去一趟。

出去干啥?

自然是,追上那位女知青,在女知青面前刷存在感啊!

既然来到了海岛,楚瑶压根就没想掩饰过自己的怪力。

明晃晃的地举着水缸从居民所经过,目的也是为了敲山震虎,提醒其他人别看她一个人住,又是一个小姑娘就好欺负。

错了,她能徒手捏碎板砖,能举起半人高的水缸!

“楚姐,我叫汪小六,你是想去洗缸?我带你抄近道,我知道哪里好打海水。”

“哦,带路。”

楚瑶见过这个男孩子,瘦的跟竹竿一样,没拒绝,反正也传不出什么丧心病狂的闲话。

“好嘞~”

汪小六热情地带路,不该问的不问,该说的说。

楚瑶觉着这个男孩子,跟向导差不多,正好听听看,深入了解这海岛情况。

小六带她来的是东南方向的海域,距离居民区、她租住的小院子大概七八分钟的路程。

一路上遇见的军民看到她举的水缸后,纷纷投来惊愕的神色。

要不是小六帮着周旋,她都觉得自己恐怕要被抓起来盘问。

礁石上,海浪平静。

湛蓝色的海近在咫尺,海风徐徐。

在一个人工挖掘的蓄水池边上,小六示意这位古怪的楚姐可以在这里清洗水缸。

“咚~”

楚瑶轻松放下水缸,掏出碗碟啥的,一边洗刷刷,一边打量四周。

成片的海带、沙砾里许多蛤蜊,礁石上的生蚝肥美的不像话。

怎么感觉,这么多海货在面前,小六看都不带看的?

“小六,这些海货,你不捡吗?”

“楚姐,这些东西不好吃啊,这个海草一样的东西,我们以前喂猪,猪都不吃。”

“那这蛤蜊呢?”

“这玩意都是壳,还都是沙子,咯牙,不好吃!”

“那那个生蚝呢?”

“哦,你说海蛎子啊,这玩意我们吃,但吃多了胃胀或者腹泻,军区的卫生所贴告示了,不能多吃,说什么属寒,还有什么寄生虫~”

“那皮皮虾,这么大的虾子呢?”

“哦,那个铁爬子我们不兴吃,都是壳,没什么肉,割嘴。

至于楚姐说的这么大的虾子,我们要是捕捉到了,就送到军区大院或者食堂那交换粮食。

还有指甲盖大小的虾米,我们会晒干了,收集到一定份量,坐摆渡的船,送到远山村跟村民们交换粮食,如果量大,就由刘主任送去海湾镇的供销社交易。”

打听完后,楚瑶乐了。

很多在后世很吃香的海货,在现在这个缺乏内陆调味品的海岛上,岛民们并不喜欢。

甚至是嫌弃,不太识货~

联想到岛上淡水资源稀缺,岛民们饮水都艰难的情况下,确实没心思捣鼓美食。

看来,要想在海岛上舒舒服服地过日子,这淡水问题,是首要解决的麻烦。

“小六,淡水问题,目前岛上居民生活,都是怎么解决的?”

“还能怎么解决,运气好遇到下雨天,就把家里能接水的容器都拿出来接水,运气不好,好几个月都不会下雨。”

说到这里,小六面露感激地望着海岛中央,那里有一面红旗,下一秒,无比虔诚地说:

“还好我们有解放军叔叔们,自从他们来岛上后,我们每家每天都可以去军区大院墙外排队,领取一桶份额的淡水。”

别小看这一桶淡水,哪怕是一口,也能活命!

楚瑶若有所思地点头,怪不得轮船会定期运输补给到岛上,原来还有这个缘故。

“不怕楚姐笑话,再过四年,等我长大了,我也想参军,报效祖国!”

“你有这个思想觉悟,是好样的,我不会笑话。”

楚瑶摇头,参军光荣,眼前的小竹竿,哦不,小六,有这个志向,是个好苗子。

“嘿嘿~”

小六不好意思地抓了抓后脑勺,想到楚姐对海货感兴趣,于是默默地去捡海草、蛤蜊,就当是送楚姐一份见面礼吧。

水缸洗干净后,没破洞,能装水。

楚瑶灌了好水后,将其他东西放在木盆里。

接着招呼小六回来,她要回去弄蒸馏装置了。

小六找了一兜的海货,除了海草、蛤蜊,他还见到了几只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