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仙山长岛,对贫民的仁义之举(1 / 2)
全琮望着波澜起伏的海面道:“想当初吾与陆伯言陆都督合击曹休之时便是靠这普普通通的粥来当军粮,以活命啊!”
黄武元年(222年),魏军曹休领舟军大出洞口,孙权使吕范督领徐盛、全琮、孙韶等将领领舟军前去拒敌。
此后,魏军的臧霸数次以轻船钞击徐陵,因此全琮常带甲仗兵,伺候不休。
不久,敌兵数千人出于江中,全琮与徐盛击破之,杀魏将尹卢,枭其首,全琮迁为绥南将军,进封钱唐侯。
黄武七年(228年),孙权到皖城,使全琮与辅国将军陆逊合击曹休,大败曹休于石亭。
当时丹杨、吴郡、会稽的山民复为寇贼,攻没属县,全琮时治富春,孙权遂分三郡险地为东安郡,以全琮领太守。
全琮至时,明于赏罚,招诱降附,数年中,共收得万余人。孙权于是召全琮回牛渚,罢东安郡。
全寄抱拳道:“父亲说的是,这一把米、半锅水在战时起的作用可是大着呢,就算是在平日,也有无数的人家以此来活命。”
先民常食用的几种谷物分别为黍、稷、粟、稻。无论何种谷物,脱壳以后的做法一是火烤、二是石燔(音fán),而粥的做法属于第三种,同样也是火上加热,但要置于容器里加水、使其软化。
一把米、半锅水,无需油盐配菜就能升起炊烟。被水稀释的谷物将自身所含的淀粉和糖分散于整锅,能以最小的资源和烹饪成本维持最多人的基本生存。粥也因此与饥饿感乃至贫穷紧密联系。
古时饥荒多发,底层百姓一年四季的果腹之物常常是糠菜半年粮,喝稀粥以度日,食粥,代表家贫。
在煮粥的这一过程中,水与米的比例决定了最终的成品是饭还是粥。
曾有人言:“见水不见米,非粥也;见米不见水,非粥也。必使水米融洽,柔腻如一,而后谓之粥。”
无水不成粥,但既然要加足量的水,就对容器的深度有了要求。只要下过厨房的人都知道,过浅的容器在烹饪汤汁类的食物时,往往抵不住液体沸腾的外溢。
所以追溯粥的起源至黄帝时代,倒不如说在黄帝时代诞生了适合煮粥的容器。
汉代的学者认为黄帝发明了“釜”“甑(音zèng)”这样的烹饪器具,于是顺带把粥的发明也归功于他。
其实从新石器时代起,适合“加水烹煮”的陶器除了“鼎”“釜”以外,还有出现在中晚期的“鬲(音lì)”“戽(音hù)”“规”等。
其中“鬲”一字的意思是三足的锅,恰好是“粥”的繁体字“鬻”的下半部分;“鬻”字上半部,“米”字两旁的“弓”,则描绘了煮米时袅袅上升的蒸汽。
全琮捋着胡须感慨道:“这一碗粥也让吾想起了年少之时为陛下长史的父亲命吾运些谷米到吴有所交易,可是吾却看见城中那些贫民无所食,便把谷米全数给了他们父亲因此大怒,但好在他最后没有责罚吾。”
建安十四年(209年),刘备表孙权为车骑将军,孙权用全柔为长史,后出任桂阳太守。
全柔曾使全琮运谷米数千斛到吴,有所交易。
但全琮到后,散用谷米,救济贫民,空船而还。
全柔闻此大怒,全琮顿首道:“我认为鬻米之事既非紧急,而士大夫正有倒悬危累之难,因此我便以米振赡,而不及先行启报父亲。”全柔亦奇其志。
当时中州士人避乱至南方,依从全琮而居者数以百计,全琮辄尔倾家财以给济,贫富与共,于是远近显名。后孙权以全琮为奋威校尉,授兵数千人,命其讨山越。
全寄抱拳道:“父亲仁义,怪不得吴地的百姓皆称赞您有战国时孟尝君之风范啊!甚至比孟尝君更得百姓之心,毕竟孟尝君接济的是对他有用的门客,而您接济的则是普通的贫民。”
孟尝君田文在薛邑,招揽各诸侯国的宾客以及犯罪逃亡的人,很多人归附了田文。
田文宁肯舍弃家业也给他们丰厚的待遇,因此使天下的贤士无不倾心向往。
他的食客有几千人,待遇不分贵贱一律与田文相同。
田文每当接待宾客,与宾客坐着谈话时,总是在屏风后安排侍史,让他记录田文与宾客的谈话内容,记载所问宾客亲戚的住处。
宾客刚刚离开,田文就已派使者到宾客亲戚家里抚慰问候,献上礼物。
有一次,田文招待宾客吃晚饭,有个人遮住了灯亮,那个宾客很恼火,认为饭食的质量肯定不相等,放下碗筷就要辞别而去。
田文马上站起来,亲自端着自己的饭食与他的相比,那个宾客惭愧得无地自容,就以刎颈自杀表示谢罪,但是他的“大方”也只是对门客的,对贫民却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全琮摆手笑着道:“哎,为父可比不得那齐国公子孟尝君啊,能有那么多钱粮养得起数千门客,但不时用些米粮接济贫民还是能做到的。”
全琮又道:“吾等现在已到登州大洋了吧?想必最多再有不过十多日便能登陆了。”
全绪出船舱抱拳道:“大司马,现在我军已航行至庙岛列岛,再过一会儿便能看到大谢岛、乌湖岛等岛屿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