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流言及隐藏着的危机(1 / 2)
刘光齐跑路的事情虽然已经告一段落,但是带给二大爷的打击却远没有结束。
除了经济上的,最主要还是精神上的。
平日好吃好喝供养着的老大居然跑了,对刘海中的打击实在太大,估计得很长段时间才能走得出来。
刘海中以前走道那是抬头挺胸气宇轩昂,专门找领导观摩偷学过的,现在都低头躲着人走路。
听说在车间里活都懒得干,经常躲角落里抽闷烟,一抽就是大半小时。
街坊邻居也没真按易中海说的概不外传,仍旧是议论纷纷。
这年代没那么多工作,院里的老娘们小媳妇不用上班,每天干完家务就会聚在一起,边糊火柴盒边侃大山什么的。
她们也是各种小道消息的最佳传播者,各种八卦都是从她们嘴里传出去的。
“听说了么?刘海中家的大小子,趁厂里开运动会偷偷跑了。”
“没错,跟媳妇家一起跑小城市援建去了。”
“说是刘海中在家打老二老三,被老大媳妇看到了才鼓捣老大跑路的。”
“才不是,我听说是二大妈跟儿媳妇吵架,婆媳关系没办法缓和才跑的。”
“你们说的都不对,我儿子的小舅子的老丈人家就住刘海中家隔壁,听他说是刘老大吵着要分家没吵赢,这才选择的跑路。”
“不对啊丁大妈,刘海中家隔壁住的不是聋老太和许大茂家吗?他们怎么成老丈人了?”
“不是隔壁那就是对门,反正事儿就是这么个事,错不了!”
……
消息越传越离谱,到后面甚至还有说刘光齐是敌特,藏不下去跑国外去了的,而且一个两个都坚持自己传的才是事实。
其实大家的心里都清楚,自己说的不过是道听途说得来,再经自己改编出来的,和事实完全搭不上边。
但没人在乎这个,不过是图个噱头、当个谈资,博众人一乐罢了。
刘光齐倒也没白跑,给院子里不少人带来了改变。
受益最大的是聋老太,如今老太太很是得瑟:“当初我说什么来着?父母不慈、子女不孝,现在应验了吧?”
傻柱看到再一次萌生起了结婚的念头。他准备多往雨水学校里跑几趟,看能不能找个中专生什么的,有文化有收入不说,说出去也有面子。
光天光福有了大哥的榜样心里同时打定主意,有机会他们也要跑路。
最有趣的是三大爷家,阎埠贵还专门为此开了个家庭小会:“怎么样,我就说老刘的教育方式不对吧?棍棒底下出孝子,那老旧的说法已经过时了,现在讲究的是……”
听着自家公公高谈阔论,底下于莉却不以为然:二大爷的教育方式固然不对,但你也好不到哪儿去!两人半斤八两,谁也别笑话谁。
贾家。
贾张氏在经过最开始的幸灾乐祸之后,也紧张了起来。
她担心棒梗不给她养老,更担心秦淮茹跑路,她一下子成了家里地位最低的那个,跟谁说话都陪着笑脸。
秦淮茹看了也有些触动,不自觉对棒梗的态度稍好了些。
……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又是周六。
关于刘家的话题依然会有人讨论,但好歹淡去了不少,日子总得朝前过不是?
等什么时候周边又发生了新的大事,就没人再把这事情当谈资了。
当然私底下的讨论还是会有。
轧钢厂。
作为轧钢厂副厂长,而且是主管后勤部门的副厂长,李怀德一根接一根的抽着烟,愁容满面。
桌子上的烟灰缸里,少有的放了大半缸的烟头。
原因无他,遇上难题了。
上面传来消息,说国家的粮食库存再次告急。
从古至今粮食问题一直是民生最关注的问题,就连古代打仗都有兵马未动 粮草先行的说法。
没什么问题能比粮食告急更严重。
今年下半年起,库存用粮不足的紧急状态已经出现好几次了。
食堂主任多次跟李怀德打报告,说仓库里的粮食存量还不够十天的,让李厂长赶紧想办法。
但李怀德能有什么办法?除了一个劲地往上面打报告外他还能干什么?
物资紧缺那是全国性的问题,他能有什么办法?
说个最简单的,进到十月份以后,市场上已经基本找不到鲜肉供应了,普通百姓即便有肉票也只能拿来买罐头。
如果只是鲜肉紧缺也就罢了,关键是其他的粮食、蔬菜等物资,什么都缺。
别看今年的粮食丰收,但李怀德却已经通过关系打听到了最真实情况,至少在将来的半年里,缺粮问题依然会存在。
李怀德刚打完电话,电话里说上面已经在研究新的供应政策了。
定量还是要减,只不过具体减多少还没定。
肉票的政策倒是出来了,肉类供给从下月开始,由原先的每月二两削减到一两半,而且还是用罐头顶替鲜肉。
所以李怀德才会发愁。
对此王鸿涛也没说什么,这问题根本不是他能插手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