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32章 三国人物合称—蜀汉四相(1 / 1)

加入书签

蜀汉四相:诸葛亮、蒋琬、费祎、董允

在三国时期,蜀汉政权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孕育了一批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其中,诸葛亮、蒋琬、费祎、董允四人以其卓越的才能和显着的贡献,被后世并称为“蜀汉四相”。

他们不仅在政治上有着深远的谋划和卓越的领导才能,更在军事、经济等多个领域为蜀汉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诸葛亮:鞠躬尽瘁的智者与领袖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

他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也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诸葛亮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避难,后隐居隆中,躬耕陇亩,广交名士,逐渐声名鹊起。

刘备三顾茅庐,终于请得诸葛亮出山辅佐。

诸葛亮为刘备制定了占据荆州、益州,联合孙权共同对抗曹操的策略,即着名的“隆中对”。

在刘备去世后,诸葛亮继续辅佐刘禅,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

他励精图治,任人唯贤,赏罚分明,注意发展蜀中经济,妥善解决民族矛盾,实行屯田政策,加强战备。

诸葛亮还多次北伐中原,虽因粮草不济等原因未能成功,但其忠诚和智慧却赢得了后世的广泛赞誉。

他的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诸葛亮的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其发明创造如木牛流马、孔明灯等也流传至今。

二、蒋琬:承前启后的治国能臣

蒋琬,字公琰,零陵湘乡(今湖南省湘乡县)人。

他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宰相,与诸葛亮、董允、费祎合称“蜀汉四相”。

蒋琬初随刘备入蜀,被任命为广都长。

后因不理政事激怒刘备,在诸葛亮的劝说下才免于一死。

后重获启用,受到诸葛亮的悉心培养,累官丞相长史兼抚军将军。

诸葛亮曾经密表刘禅:“臣如果出了什么意外,军国大事可以全部交给蒋琬。”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去世,蒋琬继其执政,拜尚书令,领益州刺史,再迁大将军,录尚书事,封安阳亭侯。

延熙元年(238年),受命开府,加大司马,总揽蜀汉军政。

蒋琬采取闭关息民政策,使国力大增。

他虽曾制定由水路进攻曹魏的计划,但未被采纳。

蒋琬的一生为蜀汉政权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是承前启后的治国能臣。

三、费祎:谦恭廉洁的大将军

费祎,字文伟,江夏鄳县(今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人。

他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大将军,深得诸葛亮所器重。费祎少时丧父,跟随族父费伯仁生活。

后来刘备平定蜀中,费祎便留在益州,并与汝南人许叔龙、南郡人董允齐名。

刘禅为太子时,费祎与董允俱为太子舍人。

诸葛亮去世后,费祎初为后军师,再为尚书令,官至大将军,封成乡侯。

费祎主政时,执行休养生息的政策,为蜀汉的发展尽心竭力。

他性格谦恭真诚,颇为廉洁,家无余财。

然而不幸的是,延熙十六年(253年),费祎在酒宴上被魏降将郭循刺杀身亡。

费祎的去世对蜀汉政权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损失,但他的贡献和品质却永载史册。

四、董允:耿直忠诚的重臣

董允,字休昭,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掌军中郎将董和之子。

他是三国时期蜀汉的重臣,以耿直忠诚而着称。

刘备立刘禅为太子时,任命董允为舍人,后迁洗马。

刘禅继位后,董允历任黄门侍郎、尚书郎、侍中守尚书令等职务。

他为人耿直,以匡扶汉室为己任,深受蜀汉士民的尊敬和爱戴。

董允在诸葛亮去世后,与蒋琬、费祎等人共同辅佐刘禅,维持蜀汉政权的稳定。

延熙六年(243年),董允加辅国将军。延熙七年(244年),以侍中守尚书令,任大将军费祎的副手。

延熙九年(246年),董允去世,蜀汉人民都因此而追思他。

综上所述,“蜀汉四相”诸葛亮、蒋琬、费祎、董允四人在蜀汉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他们各自在政治、军事、经济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共同推动了蜀汉的发展。

同时,他们也展现了忠诚、智慧、勇敢等优秀品质,成为了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他们的贡献和品质将永载史册,为后人所传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