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0章 贾珠(18)(1 / 1)

加入书签

皇上脸上全是笑意,钱尚书更是看贾珠的眼睛都在冒光,直接上前一步对着皇帝道:“皇上,贾大人大才,微臣恳请皇上将贾大人调任户部,在工部简直是磨灭了贾大人的才能啊。”

于大人一听这话差点跳起来,不悦的道:“钱大人怕不是忘了,这水泥方子还是贾状元研制出来的,就没人比贾大人更适合工部了,还请钱大人不要胡言乱语的好。”

钱大人对于大人怒目而视,道:“于大人说这话就不觉得昧良心,贾大人明明更适合户部,还请于大人不要为了一己私利而耽误了贾大人的前程。”

皇上看的头疼,打断于大人的输出道:“好了!这件事融后再议,贾爱卿说的,朕仔细想想,回去写个详细的折子上来。”

又看向于尚书道:“工部另设立水泥司,户部先拨一部分钱过去,水泥制造好了之后,先把京城正街这一条路修出来,钱尚书也回去写个折子,商人这一块还是得慎重挑选。”

全程没有几个侍郎的事,一行人退了出来,贾珠得的赏赐也跟在后面。

贾珠回岗位写折子,同时他还延伸了一下水泥的用途,比如浇筑堤坝,以及以工代赈的方法都写了。

终于在中午的时候把折子递上去了,又去户部管辖的官窑去逛了一圈,心里有了下一步的想法,不过不着急。

下职回家刚到门口,就听见后面有人叫他,回头一看是礼部宣旨官员,客气的把人请进去,得知是升官的圣旨,贾珠叫来管家通知各处,准备香案,他也沐浴焚香等着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五品工部郎中贾珠,饱读诗书,今有功于社稷,实乃保国安民之良臣,朕心甚悦,今提为四品工部郎中,兼任工部制造司郎中,望尔持之以恒,钦此!”

接旨之后贾家人又是十分兴奋的度过了一天。

诏曰:是诏告天下时用的,凡是有重大政事需布告天下臣民时所用。

制曰:是皇帝表达皇恩、宣示百官时用的,凡是圣旨中表达皇恩时,都以“皇帝制曰”开头。“制曰”只用于宣示百官,不下达于普通的百姓。

敕曰:有告诫的意思,皇帝给官员加官进爵时,告诫官员要戒骄戒躁,再接再厉,切不可自满。

贾珠再次晋升,因着官位小,在京城没有翻起一点浪花,他还是按部就班的上职。

一个月后,工部水泥已经产出不少,京城主道路已经修了一半了,不少官员也想在工部预定,可这事还是归户部管。所以预定的人都跑到了户部,钱大人发挥了一把,收了不少定金,转头又投入进了水泥司,招标修路的事情一出京城热闹了好久,等皇上下旨各州府设立水泥坊的时候,贾珠给周楷几人都去了信。

让他们在各自辖区内找一家名声好的商人之间进京投标,这样拉动发展的好事可不能错过了,周楷三人都是人精,得到消息就立即行动起来。

这些商人有那种眼高于顶的,这些人最开始还看不上小门小户出身的县令,可得知他们的新县令上面有人的时候,这些人才开始重视起来,可为时已晚。这些嘴脸都被周楷等人看在眼里,人员名单早已定下送到了贾珠手里。

贾珠又上折子给皇上,把这三个县作为实验县,皇上同意了,圣旨后脚就下发送去各地。

这三个县也是唯三有水泥坊的县城,后续就要看这三位的能力了,有了这样的好东西三年评选如果还不能得“优”,那么就是他们能力不行。

信送到没多久,贾珠的祭祖时间已经定下来了,就在七日后出发,嘱咐李纨收拾行李跟着他一起去祭祖,最开始老太太还不同意,后来贾珠说金陵老家也有了老亲,到时候人情往来带着妻子方便些。

贾母这才同意了,李纨很高兴能跟着丈夫一道出门,收拾东西也非常积极,当然速食面不能忘了带。

说起速食面,贾珠一拍脑袋,这么重要的事都忘了,他是要给皇上献方子,好方便军中伙食的,如今也不算晚,跟李纨说了一声就去了书房,加班,写折子,写方子去了。

这次折子是单独递上去的,贾珠当天并没有得到皇上的召唤,第二天皇上看了折子才召见了贾珠。

贾珠给皇上行礼后站直,皇上上下看了一眼贾珠点头道:“贾爱卿果然是大才,能得爱卿这样的能成,是朕之幸。”

贾珠行礼道:“皇上谦虚了,也是皇上是明君,得上天庇佑,臣才能得了这些良方。”

不骄不躁,不贪功冒进,贾珠确实很好。

皇上高兴问到:“如今贾爱卿又献上如此良方,朕要赏你,说吧,你想要什么?”

贾珠听了跪下道:“臣有一事求皇上。”

皇上来了兴致,问:“何事?”

贾珠磕了一个头,跪的笔直才道:“微臣又有一妹,因着生在年初一,家里寄予厚望在年前小选入宫,然父母之命,臣不敢违抗,可妹妹实在是养的娇气,不适合在宫中,臣也怕妹妹一不小心得罪了贵人,所以臣斗胆向皇上求个恩典,能帮臣护一护妹妹,能让妹妹满二十五出宫嫁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