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君子言》(1 / 2)
刘冬竹正欲拒绝韦远的‘好意’,她对韦远这一个父母官是没有任何好感,从他对自己的称呼——不,他是连称呼都没有称呼,可见他的心思。
显然是站在王如海那一边!
像吕图和于蝶,她会送来他们给的礼物,可不仅仅是因为他们以言语‘强逼’,更是她知道,吕图和于蝶都是好意。
谁知道韦远给她这一本泛黄的书籍是带有什么心思,谁知道韦远给出的这一本儒家文章是好是坏,就算韦远给出的这一本儒家文章是好东西,她也不会看得上眼。
许是因为一人迁怒一个职业!
“哟,《君子言》,这可是好东西!”
于蝶看了一眼韦远拿出来的书籍,眼睛顿时一亮。
对于儒家学子来说,这是一等一的宝贝。
她借助法眼,能够清楚的感受到,这一本《君子言》中蕴含着一股惊人的浩然之气,这一本《君子言》明显是出自大儒之手。
凡是出自大儒之手的文章,不能说是价值连城,但大多都价值匪浅。
尤其这一本《君子言》,是记载历代儒家有道君子的名言,随随便便写是没有问题,可想要写出精气神来,让其中蕴含浩然之气,还是得耗一番心血。
很多大儒,一生都不见得能够以精气神书写几本《君子言》,以至于每一本出自大儒之手的《君子言》,无一不是价格极其昂贵。
哪怕寻常家族,倾尽全族之力,都不见得能够收集到一本出自大儒之手的《君子言》,最多也就买到几张残篇,就这还得把全族家产耗尽。
以韦远小小的一個青阳县县令,竟然能够得到一本《君子言》,可见他在任上怕是没少贪污。
虽然他很有可能是出生世家,但是在青阳县县令任上这么多年没有升迁,说明他在家族之中是不受重视的。
哪怕韦远出生的家族拥有出自大儒之手的《君子言》,他所在的家族,也不可能把这等宝贝给他,而是会给自家前途更加远大的族中后辈。
于蝶见刘冬竹想要拒绝,急忙开口劝道:“王夫人,这一本《君子言》可是好东西,这也是人家韦县令的一片心意,你怎么能拒绝呢?”
“于大人……”
刘冬竹还想说些什么,就被旁边的戴志尚抢先开口打断道:
“冬竹姐,我知道,你是不想让你家平安走科举这一条路,但就算是不走科举这一条路,读一读圣人文章也是好事,是能够熏陶心性的。
这一本《君子言》,记载儒家历代有道君子的言行,你时不时拿出来让平安这孩子读一读,可以把平安培养成君子,不会让平安长大之后,做出猪狗不如的事!”
《君子言》,是儒家子弟从小培养习性最好的书籍之一,不能说学习《君子言》的儒家子弟,一定会变成君子。
但有百分之八十的可能成为君子,只有百分之二十的可能成为奸诈小人。
所以有条件的世家,从小就会教导自家子弟学习《君子言》。
据说。
自从《君子言》成书以来,很多名垂青史的大儒,或多或少都是从小学习过《君子言》。
刘冬竹听出了戴志尚的意有所指,原本还想拒绝的她,一下子变得犹豫起来,于蝶趁这机会,把这一本《君子言》从韦远手上抢了下来,强行塞到刘冬竹手上,道:
“王夫人,你可能是不知道,京城很多人,他们培养自家子弟,从小就是从《君子言》开始学习。
以至于《君子言》在京城那可是一书难求,谁不知道读了《君子言》的子弟,十之八九都会变成儒家君子!”
她倒没有跟刘冬竹说,《君子言》的价值,她看得出来,刘冬竹不是那种贪财之人,如果跟刘冬竹提及《君子言》的价值,一定会适得其反。
刘冬竹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可是话语到嘴边,就是没有办法说出口来,她恨王如海这个负心汉,更担心她家平安长大成人之后,会变成下一个王如海,她很担心,却不知道该如何来教导王平安。
听到戴志尚和于蝶这话,她发现,这一本《君子言》是最适合教导王平安这孩子的书籍。
“韦县令,谢谢你这一本《君子言》!”
刘冬竹感谢道。
“不客气,不客气,是你们家平安有出息,我想和他结一个善缘,要是不下重注,别人还以为我是在投机,只需要我这一本《君子言》能够对平安这孩子起到帮助!”
韦远强忍着心底滴血的冲动。
这一本出自大儒之手的《君子言》,是他花费大价值收集来的,是想在关键时刻——某个热门位置有空缺时,他凭借这一本《君子言》抢夺走。
可没想到,这一本《君子言》还没有发挥作用,就送给了无知小儿,致使明珠蒙尘。
吕图诧异地看了一眼韦远,又看了一眼于蝶,原本他好奇,于蝶逼迫韦远这个贪官污吏和王平安结一个善缘,到底抱着什么目的,难不成是初出江湖不知人间险恶?
指望韦远这样的贪官污吏照顾王平安一家?
要是王平安一家只是普通人家,知道他和于蝶乃至是戴志尚都很重视,以韦远的性格,想都不用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