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0章 彩礼之争(1 / 2)

加入书签

刘婧雪背着背篓走到牛车附近时,发现除了不坐牛车回去的柳大娘和张映春外,早上坐牛车来镇上的几人,都已经到了。

一位眼尖的婶子,看到刘婧雪远远走来,叫道,“刘知青回来了,就差你一个了。”

刘婧雪笑着道,“是我来晚了,累大娘、婶子们久等了。”

“不晚,不晚,还没到平时回去的点呢。”,有位大娘担心刘婧雪不好意思,连忙安慰道。

素芬婶看着刘婧雪走来,笑着扯开话题,“小雪,你速度挺快呀。

咱们才刚到这没多久,你就从供销社、粮站买完东西回来了。”

之前在供销社不远处碰到的一位婶子也道,“是啊,小刘知青,你这速度确实快。

你就没有供销社多逛一下。

你看咱们几个,就在供销社逛了不少时间。”

旁边有位婶子笑话她,“看你也没买什么东西,光在那里逛了。”

被打趣的婶子也不生气,理直气壮地道,“花东西不得花钱呀。

有那钱,我好好存着,以后给我儿子娶媳妇不行吗,干嘛要花出去。

再说,供销社也没规定,不买东西不准在那里逗留。

我看看难道还犯法。”

她斜瞥了一眼,笑话她的那人背着的背篓。

“你还说我,你自己不也是没买什么东西。

你在供销社那花的时间,也不比我少。

还有脸说我。”

被怼了回去的婶子也不生气,笑笑,“就许你在那闲逛,就不许别人多看看了。

不过你家小子,现在还不到十岁吧,你现在就想着给他存钱娶媳妇了。

你就这么迫不及待要当婆婆了,未免也太性急了些。”

“嗨,小孩子嘛,见风长。眼下看着还小,一眨眼工夫就长大了。

就咱们在地里刨食,一年到头也攒不了几个钱,不赶紧准备起来,等他到了年纪再准备,那不就抓瞎了。”

旁边大娘赞同地点点头,“桂花这话说得实在。

你看看现在的小年轻,结个婚动不动就要几十、上百的彩礼钱,还要四十八条腿。

尤其是城里的姑娘,还要另外加上三转一响。

照这个样子,娶个媳妇就要好几百块钱,咱农村人哪里弄这么多钱呀。”

大娘这话,引起了在场大娘、婶子们的认同,众人纷纷出言力挺。

“咱们那时候,结个婚,就胸前戴多大红花,抱着自己的换洗衣服,就到婆家了。

连身新衣服都没有,彩礼就几斤粮食。

就这样结了婚,这么多年,日子不也都过下来了。

哪像现在的姑娘这么金贵,结个婚要这要那的。”

“我家儿子已经到了年纪了,我正发愁,那彩礼、结婚的钱,要怎么来呢。”

“咱们农村人,哪家不是新媳妇进门,要打很多年饥荒的。

也不知道那些姑娘怎么想的,要那么多彩礼钱,等过了门,还不是要她一起还。”

“这种事情哪是人家姑娘能决定的,都是家里爹娘要求的。

遇上疼闺女的人还好,彩礼不说一分不少地带回来,也能回来一多半,陪嫁也丰厚。

遇上那些丧良心的,彩礼一分不给闺女带到婆家不说,连陪嫁也没有。

这种人家的闺女,嫁到婆家,能指望婆家给她好脸色。”

有大娘看向一旁不说话的吴素芬,“素芬,你家桂英就要相看人家了,你家打算要多少钱的彩礼,又会给她些什么陪嫁呀。”

这些人刚才还在那痛批嫁姑娘的彩礼要多了,吴素芬又岂会在这当口说自家要多少彩礼。

可要她说,他们家不要彩礼,又说不出口。

她们家一分彩礼不要,就将姑娘给嫁出去,她家桂英就这么不值钱。

她刚才可看到了,刚才说那些话的,都是家中有适龄的小伙,或是有再过两年就要说媳妇的半大小子。

她们说这话,明显是要借自己大队长媳妇的身份,将村里姑娘的彩礼钱给打下来。

这不是摆明了要坑自己吗?

若真是如了她们的愿,将彩礼钱给打下来了,村里但凡养了姑娘的,不都得恨死她。

可人家都开口问她了,她又不好不回答,吴素芬心下着急,不知道该如何应付眼下这场面。

刘婧雪看到素芬婶面带难色,虽然有些不解她为何会这样,但明显是刚才那人的问话把她给难住了。

自她到了村里,素芬婶一家对她颇为照顾,刘婧雪不想眼睁睁地看着她为难,便开口替她解围。

“其实要多少彩礼并不能一概而论,也是要根据男方情况来定的。

大娘、婶子们想想,若是男方家条件特别好,不管是三转一响,还是四十八条腿,对他们家来说,根本不当回事,那女方家肯定得多要些彩礼。

要是女方一分彩礼不要,会不会显得姑娘太掉价,上赶着嫁进去。

这样的媳妇在婆家人眼中,可不值钱,会被人瞧不起的。

以后在婆家的日子恐怕不好过。

大娘、婶子们肯定也不乐意自家养大的闺女,嫁到婆家落到那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