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专辑外交!小黑子退散!(1 / 3)
6月10日,内地。
高考的硝烟还在弥漫,诸多奇闻乐事、八卦杂谈,五花八门全部出来了。
其中,关于王轩本次国际签售会的事情,无疑受到了最大的关注。
王轩签售会能成功吗?
会取得多大的成功?
新闻媒体很懂大众的心声,将压下的新闻存稿一下发了出来,让大众看了个爽。
《王轩落地湾湾,轰动机场,造成机场堵塞》
封图正是机场外两侧粉丝拉横幅、举牌子、贴图等的景象。
有图有据,令人信服。
看起来,比之前内地应援、京城机场的几次盛况,还要更胜一筹。
“不错,真不错,这自豪感一下就上来了,哈哈哈”
也有粉丝模仿王轩,
“王轩:小意思啦,这才哪到哪。”
《华语巨星,湾湾官方接机,牌面拉满》
封图上,报纸还贴心将两位湾湾两位官方代表圈了出来,旁白表示身份。
“嚯,这真的假的?”
“不能是假的吧,造谣犯法。”
“所以,是真的?牛逼。”
相比于路透,知识开胃小菜,大众还是更关心演唱会的相关新闻。
《图,演唱会入场中,排成长龙》
《图,演唱会进行中,小巨蛋场馆外,依旧人山人海,人们不舍离去》
《图,冒死偷拍,小巨蛋场馆内,全场起立鼓掌》
一时间,报纸、互联网争先恐后的爆料。
《王轩创造历史,小巨蛋场馆重建后,成为第一位举行演唱会的歌手》
《重申,这不是王轩的荣幸,而是小巨蛋的荣幸》
关于这一点,每家报纸都有独特的视角,但在演唱会内容上,无一例外提到了一点。
《王轩:你好骚啊》
《伍百: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
“哈哈哈。”
“这不是那谁,唱《一剪梅》那个,这人怎么这么骚气,”
“啊啊,我逝去的青春,毁了。”
正所谓,光看图能看什么,所以,这一次记者学会了,找证据。
《罗达右:我不如王轩》
《李总盛:我也不如》
《周结伦:俺也一样》
美滋滋。
这其中,大众有意无意忽略了某一条报纸的新闻。
《约翰:这首歌《victory》应该出现音乐厅,我要把它抬进去,等我的好消息吧。》
没人信。
在这篇报道中,连那位记者采用的照片,也是约翰在李总盛身后捣乱,一副疯狂粉丝的样子。
“这個人,真逗,几个菜,醉成这样。”
“不允许人家家里有矿,?”
“你懂个毛,维也纳这种音乐厅,是艺术家的事。”
“什么是艺术家?”
“额,嗯,反正就是那种六十岁往上的老头才有资格的艺术家。”
“歧视,这是歧视,年龄不应该成为问题,”
大众看到这里,终于略微满足了好奇心,所以他们接下来就开始关注起不正经的事情。
比如,
《王的女人,贾静文!》
封图正是湾湾机场出口,贾静文挽着王轩,两人一起行进的照片。
至于,周建辉?
被P掉了!
对此,记者已经原谅周建辉了。
大众的想法是,这张照片就挺好的,下次继续。
大概是心有灵犀,于是真有记者这么做,
《王的女人,林芝玲》
“不是,阿珍,你来真的,让你发就发?”
“坏了,这个女人虽然身高175,前凸后翘,烈焰红唇,,,但真的很符合王轩审美标准。”
“道德败坏,我要狠狠批判批判。”
正当他们欣喜去看下一位王(轩)的女人,却收回了惊悚。
“辣眼睛。”
“我已经瞎了。”
封图上,赫然是费欲清的照片。
该说不说,记者还是会玩。
在当晚的新闻联播中,央视也添了一把火。
【下面收看一条简讯,我国青年歌手王轩,在湾湾当地举行演唱会,兴起一阵旅游热,人数再创高峰...】
适时,在电视中的右上角小画面中,出现王轩与湾湾官方会谈的场景。
虽然年轻,却与现场环境相得益彰,仿佛王轩真的是官方人一样。
别家新闻都是说王轩演唱会,央视说王轩带动了两岸的旅游交流。
格局。
王轩再一次喜提新闻联播成就。
以上相关报道叠加,如烈火烹煮,让他的热度彻底爆炸。
就好像后世的流量一样,有热度,自然就有来蹭的。
其中,就有那么一位比较学历,半高不高的文化人,
高小松。
五道口职业技术学院,但辍学,谁也搞不清他是什么学历。
换做一般人,会闭口不谈。
高小松不一样,他以此为谈资,多次调侃。
世纪初,或者说任何时候,带上五道口职业技术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