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十九章 其实,轩哥也是我的偶像啦(1 / 2)

加入书签

《林骏杰:我只是出道晚一些》

《陈毅讯:我不喜欢》

《蓉祖儿:我没听过》

《蔡艺林:我不比王轩差》

《王新凌:好像太不行哎》

《信乐团:俺也一样》

当六大派,不是,六大歌手和背后公司上下为难,不知如何应对的时候,

外界新闻媒体却依旧执行着之前的攻山计划。

这都是给了钱的,收钱办事是他们的行为准则。

不能让顾客的一分钱白花。

前有狼后有虎,公司和歌手左右为难,干脆装死,等着这波舆论慢慢过去。

然而外界里却不如他们所想,暴躁老哥们永远不会缺席。

“大胆!”

“哥们喜欢,关你屁事!”

“有病吧!”

在天涯上,之前让王轩滚出歌坛的帖子还在,而评论却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多少钱一条,一起发财啊】

【阴谋,港台打压内地歌手】

【什么陈毅讯之流,全是土鸡瓦狗】

清算,还是清算。

之前幻想的有多美,现在就有多惨。

六大派围攻光明顶,声势浩荡,却半路就成了臭大街的。

你可以说王轩玩的花,但作品是观众的,不能骂观众品位低。

5月18日,《一万个理由》正式登顶各大音乐排行榜,将《十年》、《看我七十二变》等歌曲全部踩在脚下。

这种情况下,大众对六大派的质疑来到巅峰。

作为粉丝最少的歌手,王新凌率先挡不住这漫天的辱骂,出来道歉,

“之前都是报纸乱报道的,其实轩哥的歌,我一直都很喜欢的。”

好家伙,轩哥?之前还是王轩王轩的。

有了人带头,其他歌手也纷纷出来道歉。

毕竟质疑过多,会影响歌手口碑,更耽误卖专辑,面子丢了没关系,不影响赚钱就行。

第二位是林骏杰,

“其实我是轩哥的粉丝,最喜欢《江南》,大家不要误会。”

第三位,第四位,第五位,人人都爱轩哥。

女歌手无所谓,反正不是直接竞争对手,说不定还能因此合作一把。

男歌手中,林骏杰刚出道,新人一枚,自然不在乎哥不哥的。

阿信也喊轩哥,蛮让人意外,毕竟他年龄更大,出道更早。

不过也能理解,王轩作为大陆新生代的代表,地位还挺高的,倒也不算委屈。

其他五位歌手纷纷道歉,那么压力给到了独苗,陈毅讯。

这时候道不道歉已经不重要,喊不喊轩哥才是最重要的。

撕番位,不只是业内关注,广大群众也爱看八卦。

之前港台明星凌驾于内地艺人之上,大众虽然不清楚具体内幕,但从偶尔的新闻也能看出来。

现在,王轩作为土生土长的内地人,港台歌手齐齐喊轩哥,那参与感、荣耀感爆棚好吧。

另一边,陈毅讯自然也感受到压力,只是他不想。

谢大厨成为法制咖,不得不退出歌坛,他接过交接棒。

作为港岛新一代歌手的代表,陈毅讯表面和善,其实内心很骄傲。

作为最早贴近内地的娱乐公司老板,杨受城是最能感受到风向的。

还是那句话,面子哪有钱重要!

而且这件事,他隐隐觉得不简单,怕是上层也有人乐意看到这一幕。

5月21日,陈毅讯接受记者采访,看上去很凶,似乎是被迫的。

好吧,实际上也是被迫的。

在摄像机前,陈毅讯面无表情,像是在念稿子,

“轩哥,都是误会,其实我跟林骏杰一样,也是你的粉丝,阿巴阿巴。”

没人在意陈毅讯说了什么,只记住了他喊了‘轩哥’,搭配着委屈的眼神,一下子就传开了。

尤其是在天涯,有好事者甚至用《十年》的伴奏,新作词做了一首歌。

【十天之前,你不认识我,...十天之后,你叫我轩哥,我还是那个我,我们还是好朋友】

搭配上那张生无可恋的脸,一下子就火出圈,全网都知道了。

作为纸质媒体,不能像天涯一样肆无忌惮,于是他们开辟了另外一条道路。

《华语乐坛谁才是新生代一哥,王轩?周结伦?》

文中首先肯定了陈毅讯、蔡艺林等歌手,称作他们是两岸三地领头羊级别歌手。

而后话题一转,表示随着围攻光明顶的战役失败,他们不再是和王轩一個级别。

并由此推出新生代歌手中,唯一能称作王轩对手,只剩下周结伦。

专辑档期没对上,这波舆论大战没参加。

种种原因让周结伦成为了新生代中,唯一没对王轩改口的人。

在最后,预告两人新专辑都将在8月初发布,并大方预测,谁在暑期档中获胜,那谁就是新生代歌手唯一的王。

不得不说,这些报纸搞事情一直是有一套的。

观众来了兴趣,纷纷关注起即将到来的暑期大战。

当纪如景拿着这份报纸,给王轩看的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