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启程(1 / 2)
等李素商回来时看见李勤耕和齐氏还惊诧了一下,不过想了想也明白了,昨天那一闹肯定是要惊动他们的。
“夫人来啦。”李素商跟齐氏打招呼。
齐氏笑道:“如今该我叫你夫人了,伯爵夫人。”
李素商狡黠地笑笑。
再三婉拒了知县的宴请,李勤耕也知道了顾四不是在客套,此次真是低调行事,便作罢告辞了。
此后几天风平浪静,全家人都在为入京做准备。
顾田氏和顾老爹商量, 最后还是决定等过些日子和钱春红孙燕她们一起进京。
所以这次进京家里只有李素商跟着顾四他们去。
但是李素商却也不是独身一人,她带着如今算是玉烟斋总负责人的陶一起,也带了贺丰贺年两兄弟,这兄弟二人如今已经是李素商个人的保镖了。
加装过减震系统的几辆马车行驶在官道。
前方顾四等人熟练地解决了不知道第多少批拦路打劫的山匪。
李素商托腮坐在马车里,百无聊赖地从窗口往外看着, 在丰源待久了,总会让她忘了这是个刚刚结束的乱世。
当初为了寻找合适种甘蔗的土地,开糖厂时,李素商带人第一次踏惠州的土地时,她第一次见识到了什么叫人间炼狱。
惠州和莱源临近,而且饱受战乱,十室九空。
当初李素商选择在惠州买地种甘蔗,单纯是冷漠地觉得那里受灾严重,可能土地价格便宜,劳动力也便宜。
可是等到亲眼见了,谁还能继续维持冷眼旁观者的冷漠呢?
就和最开始建设纺织厂一样,招收流民和失去生计的人们为她打工,只提供一日三餐,就够那群勉强可以称之为人都生物趋之若鹜了。
粮食低产,丰源产出的粮食只够负荷本城的百姓,为此,她斥巨资和陇西的粮商买了几百万石的粮食。
但是对于一整个州府的百姓来说,两百万石粮食撑一时可以,却不是长久之计,尤其是当大片的土地都种甘蔗之后。
于是李素商又一次将视线看向了徐州, 徐州虽然离莱源府更远一点,但是与惠州接壤,而且地势平坦,土地辽阔,且境内又徐水河经过,是难得的粮食之乡。
而且作为曾经屯粮最多的城市,它经受了无数大大小小的叛军的劫掠,如今也已经满目疮痍。
因此,土地的价格低到了一个令人发指的地步,即使当时李素商已经因为高价买了太多粮食,手没什么闲钱了,但她还是咬咬牙,通过各种渠道筹到了钱,买了三个庄子。
她对于当下的粮食产量十分深恶痛绝,于是拼着歉收的风险,专门拿出一个庄子培育筛选新种。
整整三年,产量足足翻了一番,其实并不是产量增加了多少,只是原来的基数小而已。
良种的培育非一时之功,李素商只是把原理大概地教授给了弘乐书院的学生们。
有对这方面感兴趣的学生们废寝忘食地泡在那个庄子,每天顶着烈日在田间地头拿笔记录着什么。
今年新种植的三号种是目前筛选出来的遗传稳定的几个种子中结出稻粒最饱满的,虽然也有结穗更多的二号品种,但是稻粒干瘪,反而不如三号。
李素商知道这件事,让负责这件事的学生们尝试将二号和三号杂交,培育新品种,再筛选出抗倒伏等矮株品种,但是这就得等时间沉淀了。
或许几年之后在这群人的努力下,水稻产量会更一层楼。
后来李素商扩大了各厂的规模,在徐、惠二州内也开建了大量工厂,带动了二州繁华的商业,吸引了许多流民在此安家,也同样吸引了许多嗅觉灵敏的商人們。
至此,在天时地利人和的促进之下,李素商的商业版图不断向周围蚕食。
颍中郡算是个繁华的大城,虽然当时有叛军刘长来的部队曾作乱,但因为收服的简单利落,所以未伤筋动骨。
李素商便把玉扣纸的首秀安排在了这个城市,玉烟斋这个店也是在这里最先出现的。
颍中是锦绣江南,也是在这里,玉扣纸受到了极大的欢迎,“二尺玉”、“三两雪”等文雅的别称便是从某位才子的口中出现的,至于这称号的传开背后有没有李素商的手笔,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李素商将发散的思绪收拢回来,看前方,顾四等人已经把这些山贼绑匪都料理好了。
依照前几次处理土匪的经验,他们应该会让葛占元悄悄将这些绑匪绑到当地县衙门口,然后离去。
但是李素商在车里等了半天,却不见有人行动,到底出了什么事?
她掀起帘子,弯腰,蹦下车,走进,就看到了土匪中两三个熟悉的面庞。
她低头看了看自己身的粉色裙子,又是这一身衣服,次穿这身衣服就是被这群人绑走的。
但是这次他们的队伍里却没有那个光头被称为“刀哥”的人了。
李素商双臂环绕,冲那几个被打得可怜的汉子道:“你们几个业务挺广泛啊!既卖人又劫道的。”
那几人拦路时看见马车旁坐着的贺丰贺年二人就隐隐后悔了,可是顾四等人凶猛,逃也没逃掉。
看见李素商下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