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贾母何以不确定两个玉儿的木石姻缘?(1 / 2)
《红楼梦》的读者都知道,林黛玉是贾母最疼爱的外孙女,贾宝玉是贾母视为心肝宝贝的亲孙子。林黛玉进贾府后,便在贾母的认可与安排下,与贾宝玉"青梅竹马郎情妾意"地生活在一起,彼此打心里喜欢,还发下重誓。兼之二人原本就有"木石前盟"的前世姻缘,按理,这是水到渠成的天作之合。就连管家王熙凤也曾打趣林黛玉说,"你吃了我家的茶,怎还不给我家当媳妇?"
然,事与愿违。贾母直到过世,也没做任何明确安排。反倒是同意王熙凤实施"掉包计",玉成了薛宝钗嫁给贾宝玉这一"金玉良缘";只临终时反复念起了黛玉的名字罢了。这是为何?
贾母那么疼爱林黛玉与贾宝玉两个孙辈,何以不遂了二人的心愿促成"木石前盟"这一天作之合呢?
一、贾府处在"三代而衰、五代而斩"的时代
这与贾府的核心利益有关。
细读《红楼梦》便明白,贾府这一显赫的百年望族,自宁荣二公开创基业以来,已历经三、五代。正处在"三代而衰、五代而斩"的拐点。然,转型时期的贾府,却没有成功转型实现由"军功"转向"文治",从而继续发家。
"文"字辈、"玉"字辈、"草"字辈贾氏子弟多是安享尊荣之辈,贾政原本读书还可以,却没走上科举之路,只受恩赐得任工部员外郎这样的从五品官职;唯一一个通过科考考中进士的贾敬,却撂挑子选择了道士生活。原本优秀的贾珠堪当家族大任,却在20岁时亡故。
贾赦、贾珍、贾琏、贾蓉等等,实属荒淫无耻好色之徒,振兴贾府自然指望不上。贵族之家贾府不过历经三代,就已显零落的现状,俨然成了败落的一个分水岭。
贾母史太君作为贾代善之妻,《红楼梦》中贾家第二代健在的最高长辈和实际统治者,自然明白贾府的现状,也深为忧虑。心有余而力不足之下,贾母在面对如何维系贾府的生存与发展这一核心利益上,不得不全面权衡考量。
她的确是心疼外孙女林黛玉的。原本她就极爱林黛玉的母亲,她的亲女儿贾敏。只可惜,在林黛玉6岁时,贾敏病逝。贾母心痛之下,当即便安排下人去林府将林黛玉接来抚养。
这时林府的情况还好。林黛玉的父亲林如海任着巡盐御史这一要职,贾母原本想着,待外孙女林黛玉到了芨茾之年后,便可以安排她与宝贝孙子贾宝玉的婚事。
毕竟,有林如海在,林家家世,与贾府也门当户对。宝玉与黛玉的婚事自然般配。更重要的是,贾林两家亲上加亲,可以实现"强强联合"的目标,贾家的核心利益也就可以稳固,"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也就挑不出任何反对的理由。
哪知?就在林黛玉10岁时,她的父亲林如海却死在扬州任上。一下,林府凋零,林黛玉便彻底成了没有父母呵护的孤女。
这个时候,贾母的内心自然受到波动,原本坚定认同"宝黛配"这一"木石前盟"的想法便只好淡化。
二、王夫人支持"金玉良缘"
红迷们都明白,关于怡红公子贾宝玉的婚姻,一直就有"木石前盟"与"金玉良缘"两种说法。事实上,这必然是客观的存在。
就在林黛玉进贾府后不久,薛姨妈带着薛宝钗、薛蟠也来到了贾府。明面上,薛宝钗是奔着进京选秀女而来。实际上,作为皇商的薛家也正处在没落之际,也想着家族的振兴。奈何薛宝钗不想走"秀女"之路,薛姨妈便把唯一的希望放在薛宝钗嫁给贾宝玉这一姻缘上,以期借助贾家显贵的力量,贵与富相结合,再度实现薛家的强大。
于是,"金玉良缘"之说便通过薛宝钗丫环莺儿之口传出。
作为薛姨妈亲姐姐的王夫人,当然是倾力支持自己妹妹想法的。何况贾宝玉是自己的亲儿子,儿子的婚事,当然应由母亲做主,由奶奶贾母主张,心里自然是别扭。只不过那时林家的威势还在,林如海又在任上,婆婆贾母乃贾府的最高统治者,明显的是倾向于她的外孙女。
这个时候,王夫人哪敢挑战最高权威,只好采取静观其变的态度。
便与妹妹薛姨妈形成联盟,达成了共识,暗地里为"金玉良缘"如何战胜"木石前盟"自然进行了一番策划。
三、元妃加盟同意"金玉良缘"
最重要的一招便是向元妃求助。
毕竟元妃贾元春是王夫人的亲女儿,王夫人有进宫看望女儿的权利。
于是,王夫人就通过看望元妃的机会,向女儿贾元春唠叨了贾宝玉的婚事选择,林黛玉是怎样的体弱多病,而薛宝钗是怎样的端庄大方善于持家等等。
更重要的是薛宝钗代表着王夫人的娘家人。
贾元春在母亲多次的诉求下,对弟弟贾宝玉婚配对象上潜意识地便倾向于"金玉良缘",尽管她对奶奶贾母的感情也很深,到底还是隔了一辈,母亲终究胜过奶奶。
于是,在端午赐礼上,元妃便代表皇权表达了自己的态度:赐给薛宝钗的礼物与贾宝玉一样,而林黛玉的,则与迎春、惜春、探春三姊妹相同,还少了"凤尾罗"与"芙蓉簟"。
元妃此举,贾母自然领会得到。
贾宝玉毕竟是儿媳王夫人
↑返回顶部↑